未明子(刘司墨)哲学观点记录(八)

Posted by ZhouJ000 on October 7, 2021

未明子(刘司墨)哲学观点记录(一)
未明子(刘司墨)哲学观点记录(二)
未明子(刘司墨)哲学观点记录(三)
未明子(刘司墨)哲学观点记录(四)
未明子(刘司墨)哲学观点记录(五)
未明子(刘司墨)哲学观点记录(六)
未明子(刘司墨)哲学观点记录(七)
未明子(刘司墨)哲学观点记录(八)
未明子(刘司墨)哲学观点记录(九)
未明子(刘司墨)哲学观点记录(十)
未明子(刘司墨)哲学观点记录(十一)
未明子(刘司墨)哲学观点记录(十二)

后现代哥特朋克的轻微”自残”

现在社会符号秩序的效力不行了,客观层面符号的效力还很强,它效力不行是因为在人的内心的符号学秩序的效力在降低、瓦解

人类为什么会在自己的身体上搞一些切口(耳钉、唇钉、刺青..)?在蒙昧的部落时代,基本所有成员身上都要布满刺青,它的作用是去压制人体的不可理解的魔力。首先部落时代有生殖崇拜(同时有恐惧,害怕的东西)、人身体会痛苦/疼痛/病症,都会让人觉得如果身体里面的魔力不被刺青压制的话,就不算融入到一个部落共同体中,即融入社会公共的符号性秩序里面去,这个不可理解的恐惧的维度在精神分析上叫做Real真实的维度,因为在那个部落时代的背景/文化语言体系里无法去虚构它(Real本身具有一定的虚构性,但是无法说清道明),即无法被语言所消解。有了这些咒语、刺青、针后,他们才能被编入到一个社会共同体符号性秩序中,所以是从语言消解不了的、魔力的、令人恐惧的那个维度来到一个symbolic符号学/象征的维度(文化、语言),注册到部落的符号话语的秩序里去了,有一个位置了

然后进入闪米特一神崇拜的时代,比如当时犹太人,认为这种身上画满刺青是一种邪神崇拜,是一种错误的做法,他会告诉你人们不能去崇拜各式各样的偶像、不可理解的魔力、图腾崇拜,他们把这些都称为Pagan异教崇拜/多神崇拜,叫做淫祀(过度祭祀),这是不利于社会秩序的。所以当时有些文明产生了一种行割礼的方式,就是要取代淫祀中乱七八糟的过多的刺青,他们只在隐秘的地方切了一点点,然后这种一神崇拜就说”我只要切这么一点点,我就不用再切了,而且是隐秘的部位”,这样bodily cut起到的效果也是类似的。对于淫祀这种过度的多神崇拜、过度的刺青想要压制人体的魔力等各种崇拜,我对它拒斥,犹太背景下的Law法度法令本身的作用就是,用一个LAW取代了乱七八糟各式各样的laws。人类就进入了一种抽象思维的模式,用一个否定性的、看不见的、隐秘的一个切口代替里乱七八糟、看得见的、很明显的东西,进入抽象的、以一带万的一种法度的时代,大写的LAW是禁令性的,”你不得回归到五花八门的,必须只有一种特定的模式”

然后进入西方宗教阶段,又对其进行了改良,进一步抽象。在西方主流宗教里,那一刀就不用割了,因为那一刀还代表着某种偶然性、特殊性,就把cut变成一种内化的东西,即人的割礼行在内心,不需要在身体上来一刀,反而那是偶像崇拜,西方的主流宗教是不想要偶像崇拜的。那一刀内化为某种意义上的禁欲主义,你要表明你还是共同体的一部分,就要虔诚、禁欲、不能过度纵欲,城市的享乐都是有限的,不是最终目的,这个cut是心灵上的cut,所以对律法的认同就变成内心的一个认同,”我不再认为尘世的享乐是很了不起的、高贵的,而是要追求一个’所谓’的来世”

到了后现代,暗黑哥特式的给自己搞耳钉、唇钉、鼻环、刺青…,他们的目的看上去又回到了部落时代,部落时代的目的是想要进入社会秩序;而他们是恰恰相反的,看上去同样的行为,而他们的目的并不是要融入共同体的秩序,他们想要从他们轻蔑的、看上去无意荒诞的社会social-symbolic的维度进入real的维度。那为什么一定要通过身体性的创伤/切口/埋入/抽掉某种东西?后现代看现代社会,是一种缺乏确定性的秩序和意义的根基的时代,他们看现代社会里的所有秩序都是可疑的、可谓反思的、都是可以拉开距离的、不当真的,不当真的结果就是他们无法去认同任何的社会符号学的维度,符号学效力(君君臣臣,法官穿上法袍..)就不起作用了,不相信可以在一个确定的秩序中获得他的自我认同,那么为知道他自己是谁、把控到一个最基本的自我认同,只能通过身体性的创伤/切口/埋入东西来让自己有那么一个痕迹,从real真实的创伤切口(越无意义越好、荒谬的)获得某种identity自我认同,而他们不敢接受的一个东西就是:人的identity归根结底在现代社会是rootless无根的。他们拼了命的想要通过身体上的创伤切口去掩盖一个无根的主体性、自我内在心灵的一种无根性

如果敢于去面对人的无根性,同时就意识到无根意味着自由,作为一个自由的人,你就有能力去创制自己的social-symbolic,创制自己的人际关系、自己所遵循的一套秩序。而后现代的哥特朋克过于悬置起了符号系统/律令law体系/禁令,过于荒诞,完全陷入了这个维度,结果就只能在身体的创伤切口当中找到某种享乐,real的维度和他们想象性的幻想的维度重合了,通过身体性的创伤来获得自我认同的维度重合了,所以他们建构起这种想象性的幻想的美好生活里面的一个核心就是身体性的创伤。会酗酒、彻夜狂欢、纵欲,实际享受到的不是快乐,享受的是the real创伤性,通过真实的创伤性,他们才能勉勉强强构建出某种临时的自我认同、自我规定性,因为他们在符号学秩序里找不到他的自我规定性,必须通过创伤痛苦才能非常临时的找到一瞬间的好像还有个自己存在,但是不敢面对一个真正的现实:自己归根结底是无根的,自我永远无法有一个凝固的一个身份的认同,应该大胆的去设立自己的秩序,把自己所要实现的一种人际关系、生活理想大胆的创造出来,不管千辛万苦也要创造出来,而不是逃避到所谓的自虐式的创伤,他们美好生活往往是施虐、自虐式的,一个翻天覆地的享乐和一个自我认同(禁令),他必须要有一个minimum最小意义上的禁令,这是维持他自我同一性的一个必然的东西,如果取揶揄他的那个刺青(举例),一向满不在乎的人一瞬间就爆起来了,因为离了这个他什么都不是,他之所以无法建构秩序/融入秩序,就是因为他害怕面对自我的这种虚无,揶揄他的这个就是逼着他面对他最害怕的东西,所以他们其实是很怯懦的、某种意义上很悲伤的、内心受到很多创伤的:用创伤掩盖创伤

拉康的伦理学

【一小时哲学】拉康的伦理学

欲望会不停进行转喻。欲望的辩证法,一直要保持自己继续再生产,所以欲望要保持自己永远不被彻底满足,要继续延续这个欲望

欲望 = 渴求requirement - 需求need

1.不要在欲望上让步,就是不要让这个作为剩余意义上的欲望坚持到底,因为坚持到底就能穿越幻想Fantasy

2.穿越幻想,是个副产品。幻想就是imaginary想象性的Ideal美好的理想的状态,幻想的维度是使得人远离致命的原质/爱欲,是个保护性的屏障。欲望的辩证法,能调动支配这个人的爱欲,这时候就要通过这种幻想、想象性的理想状态,可以保证欲望的再生产,虽然不被满足,但可以继续唤起人的欲望。经由这个幻想,人们可以通过pure fantasy,”只要我XXX,我就可以极爽了,可以得到那个原质意义上的致命的快感”,这个幻想会不停涌现出来,某种意义上要彻底穿越它是不可能的impossibility,但是不可能性不意味它是假的、不存在的,不可能性在拉康那里恰恰意味就是一种原质,原质本身就是不可能性,它才是真实的,在拉康那里,不可能的东西才是真实的。它不可能,但又在符号系统里能被你把握到这种不可能性,那说明它背后有一个超越符号系统/幻影般框架的一个真实的内核,不可能性意味着它是超越、它是这个符号系统说没法俘获、消解的、无法变为符号学的一种虚构的东西,所以不可能性才意味着真实。幻想的作用就是给你提供一个想象性的非常理想的一个图景/图像,例如爱情(“要是我能和她牵个手,那就太好了…如果能和她吃个饭,就太好了…“,不停有新的幻想出现),所以穿越幻想就是不要在欲望上让步

在拉康那边,人有一个基本的幻想,往往所有欲望过程中,最后一步你不能坚持,就是因为到了一个基本幻想,这个基本幻想就是看到自己在被欺凌seeing oneself humiliated,在受苦suffering,被你的欲望折磨。比如爱一个人,发现爱到最后爱不动了,因为最后一个基本幻想就是你觉得你在受苦、你爱的人欺辱。如果穿越不了这个幻想,你就在欲望上妥协让步了,就是爱一个人,就把她彻彻底底的爱到底,这种行动才是拉康意义上本真的一个行动。所以拉康伦理学第2部分的穿越幻想,就是通过坚持你的欲望,坚持你的不断再生产的那个欲望,保证它不被某种虚假的幻想所满足,想象出来的那种理想状态永远不能满足你的欲望,比如”爱一个人到最后和她结婚了,那时候就用这种想象性的婚姻的共同体的大全,我已经补足了,我不需要再爱她了,就用婚姻的模式、婚后琐碎的生活把你对她的爱情给压抑了”,这就是在欲望上妥协了,意味着被某种幻想、意识形态、自我防卫的基本幻想给俘获了,这在拉康看来就没有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行动,没有真的要去爱,这样就是一种对于真实real的维度betray背叛

本真行动

3.本真行动Act

两种死亡:身体/肉体的死亡。符号身份/象征意义上社会符号学网络中的位置死亡。符号身份瓦解,只剩下肉体,在这两种死亡之间人是可以行动,例如安提戈涅。行为完全无法被符号学定义,能超越符号系统对你的把握,这一点是副产品,你符号学的死亡本身不是目的,是个结果。如果把这个当做目的,以为让符号学死亡,社会里没有位置、个人身败名裂,那做的就是本真的,这恰恰是一种倒错/变态,故意刻意的想要让我符号学身份瓦解。这是坚持欲望不让步和穿越幻想的副产品,这往往导致符号学上的身份死亡,另一方面肉体还存在,这时你所说的话其实就是超越于整个符号体系的,应该做的是给符号学系统本身立法,给现行的社会秩序本身设定新的、把你的不可能性铭刻在共同体的符号学网络的肌理里。

这种拉康的伦理,两种死亡之间一种神圣的姿态、不能被世俗的法令所束缚的一种神圣的姿态,行走在地上的神祇。纯粹的i want i want,就是一个纯粹的意志,这个意志是具有神性的,只有你可以以自己的主体性、努力、坚持去为你所背负的、追求的东西(理想/爱情/心愿..),这时pure will就是Act。还有一个必须条件,Even尽管我完全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另一方面知道我坚持下去,那么结果将是”灾难性”的,必须在认识论上、第一人称思维上完全不知道你所坚持的那个东西意味着什么,因为根本不知道这东西(你坚持的/欲望)从何而来,因为作为你生存背景的意识形态框架、和建构起你周围整个世界的本体论框架统统都失效了,对于这个东西是失明的、无法把握,所以这个意义上讲你所坚持的、want的东西是真实的(意识形态软件判断它善恶/好坏/对错/自由非自由、本体论软件判断真假/虚实,都无法读取这个东西)

本真的行动是预先不知道的,而变态的行动是预先知道的,自己骗自己,在现有意识形态、本体论框架下预谋一个一定会带来灾难的的东西,然后认为只要能带来灾难就是本真的,这是变态。本真的行动一开始是懵的,作为一种只有你主体性照看、照顾的东西,这个东西/内核其实就是 这个意识形态、本体论框架它的命根、隐藏的命运所系的根基,只不过这些意识形态和本体论平时都要把自己伪装成中立、公平、无条件的、无偏私的,其实都是有隐匿的根基的,屁股是歪的,只不过把自己缝合起来的时候把这些东西隐藏起来了,那个它所进行的基本压抑(会给社会秩序、每个人内在爱欲体系带来一些扭曲),这些扭曲时间长了最后要回归,这个回归的东西在主体体验那边就是这个意识形态和本体论框架无法把握的东西,其实就是他们的秘密、丑闻(他们无法囊括、解释),只有由主体来承载,使得这些东西可以被包容,使意识形态和本体论框架得到一次更新、升级拓展,这种机会只有主体能承载,他们对这个东西是失明的,而且发现这个东西(欲望)危机到他所谓的中立、公平、无条件的根基的时候(翻老底),紧接着周围的人就会对主体进行反扑“你这个是极端邪恶的,不行,一定要放弃它,赶紧拥抱我们美好的理想,赶紧妥协,你就是在受苦”,这时会让我进一步知道,如果我坚持下去,结果将是“灾难性”的,因为所有人、整个符号系统、意识形态、本体论都说结果是灾难性的

所以本真的行动的两个特征:这么一个(符号系统无法把握/消解的)真实的降临,一开始会使主体陷入无知,无知之下会被它趋势着去行动;其次会被污蔑。被共同体的话语、意识形态框架污蔑,说这是灾难性的,所有人都要完蛋。例如孤胆英雄敢于坚持一条道路,他知道这是唯一一条拯救所有人的道路,这种拯救要付出的甚至是生命,真正的英雄会坚持只有他知道的、所有其他人都不知道的,所以那种情况下,意识形态、本体论框架都是失效的,当时的紧急状态,一个真实的、无法把握消解的真实降临的时候,它危及的就是意识形态框架本身,所以它是失效的,什么是拯救什么是毁灭的评价系统本身失效了,这时只有主体自己一个人知道,这种情况下要行动,只有坚持,把自己作为牺牲的代价,哪怕选错了,这在拉康看来是一种本真的尝试,只有这个可以突破符号系统的束缚,突破意识形态、本体论僵死的闭合,可以让人类看到他们尚未看到的东西

对于拉康来说,很显现的一个闭合就是Capitalism,它提供的整个评价体系,在面临真正的危机的时候是失效的

齐泽克进一步认为,介于两种死亡的行动可以进一步去定义它,叫做between two death drive两种死亡驱力。一种是盲目的因循守旧,在旧有保守框架下做出的按部就班的进步,比如西方自由主义者,无脑的参与进符号系统的无脑循环中,这种无脑循环就代表死亡,death drive一种死亡驱力,它告诉你为什么要突破我这个既定的保守的框架,它也会把自己伪装为一个进步的框架,它的进步永远是连续的、可把握成竹在胸的,永远不会断裂的(冒险一跃),其实就是不进步,在它更大的框架下面打转,弄一个保守的小框架当做靶子,然后说这个保守小框架可以在大框架下连续的升级进步,这整个框架本身是病态的,大框架只会告诉你一件事情就是享乐enjoy,会用享乐的幻想来诱惑你放弃坚持、放弃你内心看上去无凭无据的使命的召唤,这第一种death drive带来的是非常黏腻的、淫荡的、剩余的一种享乐,即无脑循环,人在其中相当于做帮凶

第二种死亡驱力是拼了命坚持,不在欲望上让步、穿越幻想的死亡驱力,这就是主体性本身,人的自由、人内在的解放性力量。它是非挣脱第一种病态的恶毒的循环不可,追求从符号系统整个框架的泥潭中挣扎出来的一种死亡驱力,这种死亡驱力是没有任何依凭和保障的。这里要特别注意不要倒错,不等于故意扯掉依凭和保障、故意去挑衅、破坏已有的依凭和保障,这样就是预设有一个机制/框架,会对你加以惩罚,就有战斗的对象了,而这恰恰是承认了这个框架的存在、而且还承认它会反击我。而本真的行动根本不会故意去挑衅、破坏已有的框架、依凭和保障,因为根本不相信有一个框架存在,所以不需要去挑衅和破坏,那个使他不得不产生主体性的、不在欲望让步、穿越幻想的死亡驱力,其实就来自于那个让人陷入恶毒循环的那个符号系统自身的不一致、出问题了,它自己要找出路,所以它自己会以一种难以捉摸的纯偶然的方式征召一些主体,要实现自己的解放,所以这个意义上,人的自由同时是这个符号系统自己的一种解放,所以不能以一种故意不要依凭和保障的方式来引起它的敌意来干你,这样做恰恰意味着这是它续命的一种手段,越这样搞越让别人觉知到它的存在、让人知道大他者活在那边,就越是反作用

符号系统自己的不一致性诞生出了主体性,这个主体性某种意义上是应命而生的,或者说不是由一个外在的天命来设定,主体性就是系统的不一致性,就是系统内在无法消化的核。所以这种死亡驱力本身就是一个本体论的东西,主体性在第二种死亡驱力里,它本身就是一种本体,本体中一种解放性的力量、一种解放性的本体。所以第二种死亡驱力就是本体自我解放,也就是它去主体化的过程(不是在这个过程,我就领悟到真相是什么,沐浴在真理的光辉下),在这种主体具有一种本体论地位的情况下,并不会沐浴在所谓圣光之下,明了一切,恰恰相反,是去主体化的过程,是一种纯被动的过程,因为第一步你无知(不知道承载的天命到底意味着什么,是忽然间强加进来的、莫名其妙陷入的欲望),其次它的副作用会瓦解主体的符号学一致性/同一性/身份,所以是去主体化的、被动的过程。主体要实现本体论意义上的解放性,作为本体性的力量起作用,一开始肯定是去主体化,但是去主体化之后,他要拼了命的为这份真实负责到底,那个行动的意义,在那种绝望的情况下,没有任何另外一个agent能动者/中介/机制可以为他做保障,这时只剩下自己,只有通过自己拼了命的坚持到底,才能有一丝的希望让你的行动能铭刻到符号系统,让符号系统重新把它整合进来。在和你行动的意义绝对同一的意义上,你获得了自由,这是一种强迫的自由、至高意义上被迫的自由(符号系统生病了,内在的不一致性,想要解放自己,但是只能依附一个主体性,主体性才有解放性的力量,可以说天命降临在你身上,但是除你之外整个共同体里没有任何其他人可以呵护、包容它,只有你的主体性可以把它养大)。在拉康看来,你行动的伦理价值、本真性完全是依赖你的主体的立场,完全取决于你的自由抉择,这种情况下可以选择背叛(反而好像获得某种庸俗的自由、解脱,但永远失去真实的维度,人生白活了,人生会病理化),也可以选择坚持到底(内心涌现,但外部定义上的我不应该有这种想法,但就这样涌现了,这才是最本真的自我,并不由外部的符号学体系所定义,就是赤裸裸从内在涌现出来的一种欲望,如果大胆把它认同为最本真、内在的自我,才是真正的表达了一个纯粹的意志,我等于我这种神一级别的律令/意志的自我表达)

拉康意义上的行动,在两种死亡之间,选择两种死亡驱力中的那个更糟糕的(现行框架过剩的爱欲的无脑循环 VS 颠覆性的行动可能会使整个框架更”糟糕”//这个解放性力量来自它自己(现行框架),它不敢承认,所以会把它描述为更糟的),因为这种情况下,越描述的worse,越意味着现行框架拯救的机会只能来自这个worse(比喻:老版本是闭合的,安装不了新补丁,读取不了新文件,只有靠主体来安装补丁,安装后可以消解老版本很多BUG。这里暗设了连续的会变得更好的前提,其实现实状况下不可能这样,主体永远不知道这个会不会让它变得更好,永远处于不确定状态,但确定的是现行框架对自己行动的评判永远是这会让事情更糟,这时选择更糟的才有可能摆脱现行框架过剩爱欲的无脑循环)

996不是剥削

996的6,产值增加20%,但是线下服务业、生存/发展资料很重要,砍掉一天后人均竞争力也会变弱

人口素质的持续发展是最重要的

利益最大化为什么不666(个体户超额自我剥削),两块大时间段,效率更高,还不用吃完饭,避开通行高峰

996不是为了剥削,目的是控制、统治,甚至是老板对你的独裁,摸鱼和躺平是正中下怀,让你花费无效时间,包括通勤时间更长、早上上班很快就吃饭,故意拆掉大块时间,特意让你效率低。特意切掉晚6~9点,因为这是行业交流时间,即饭局时间、公关时间、商务时间,作为小弟,头头一定会把这3个小时切掉,这就是促成意向、达成交易、发起事业意向的时间,让你就做打工人,让你注定没有时间去开拓人脉、社交场所里亮相,不会有一个身份进入饭局、交易场合,就永远不会成为他的竞争对手,永远不会成为管理者、资方的竞争对手,侵占他们的人脉,所以一定要切掉这段时间,哪怕在单位里摸鱼,只有人生自由被他所限制在公司,那就不再是他的竞争对手,哪怕你也有人脉,但是被控制住了,否则可能你就去截胡了,你更年轻、更专业、有能力。真正的布尔乔亚要实现他们产业的不断发展、维持产业,要出去商务、公关的,那些老板实际上是市场部头头,只要谈下交易/生意就行了,在中国主导性/主流性的就是在饭局,掐掉后让你不能发出声音和潜在的甲方、乙方交流,或者几个人吃个饭攒成意见/拳头去成为他的竞争对手

所以996就是统治,不希望你具有商业属性,成为竞争对手。这些老板、头头、管理者,你爬个几层就知道他们是怎么玩的,但是你没有时间玩,他把你时间剥夺了,让你没有机会玩。所以接受996不是接受剥削,是接受被阉割,心甘情愿扮演这个角色,当你小弟,我不会和你上同样个桌子成为竞争对手。996代表一种经济上的妥协,代表一种身份上的服从,身份上自降一格。99是故意隔的,前面的9是管理者需要休息到第二天早上7、8点,他晚上要去酒场搏杀、做陪,而且不仅仅是起不了,还可能去外地了回不来,作为布尔乔亚,他的活动范围是车程/飞机3~5个小时,这里都是他商业的开拓领地,所以早9点便于他管理,他可以获得清醒的工作状态,因为晚上的6~9点对他是万分重要的。古代社会,不是平等社会,作为伙计是没有身份的,所以无法参与竞争,而且是住在工作场所的

996的星期六要占据掉,因为中国甲方一般是外资或蓝筹,周五晚上到周六是很重要的和他们管理人员交际的时间,是很有可能达成意向的,但是周日他们一般要去陪伴家人了(特别小孩上高中,只有周日有时间陪子女),所以周六一定要占据,去找他们也是要车程的,而且周五工作的劲头/感觉还在。所以也是实现少商务上、创业、开拓市场上的的竞争对手。而且这种模式特别在互联网行业盛行,因为互联网行业管理没有技术含量,手下一堆程序员,只要智商够,占据了位置总是能捞到钱的,他就怕别人和你抢位置,不怕手下效率变低或怎么样,大不了换批人,或者继续用着,只不过是赚多赚少的区别,但就怕你强他的位置,所以会把所有打工仔的这段时间都去掉,情愿你摸鱼

最上面的布尔乔亚,会让能力强、人脉广的高管要么996,要么跟着我一块去,不能去自己的场子,只能去我的场子作为我的陪衬,你学历高人脉广还是我的小弟,和我混饭吃的,当成自己的战利品/臣子,不能有自由和时间去自己的场子、饭局去协商、商谈,构造自己的事业,这是不允许的,会危机他的位置,危机他市场上的份额,会替代掉他,他们真正担心的是这个,布尔乔亚根本不关心你是干6个小时还是9个小时、12小时,有没有用心干,你只管干就是了,你要吃饭,我这个体系要盈利,你才有饭吃,你自然而然会干的,赏饭给你吃,因为本质上员工是承包了布尔乔亚所垄断的摊位而已,所以他根本不在乎你的工作效率高低,这些职员会自然而然保证公司盈利,因为是自己承包的摊位,只不过摊位费交了,经营的自主权也交了,甚至摊位上的去留也是他们决定的,所以他们真的担心的是你这个摊主另起炉灶。躺平、摸鱼就是一辈子被限制住了,一辈子就是小弟,投诚了。小时候666成长多块,晚上还可以玩、交友,甚至高中667把假期攒到一块去,为什么工作不能这样轮流放呢,因为手下有抢位置的能力,要用这种方式限制你,又不能让你意识到,让你以为是想从你身上榨取更多的油水,油水那是从你身上榨出来的,油水是通过合同、订单、长久的伙伴合作关系、市场份额里获得的

996本质上是一种工作时间组织模式,和剥削没有关系,比如夏令营996。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剥削具体是布尔乔亚无偿占据你的剩余价值,而955也是无偿占有你的剩余价值,哪怕就干一个小时也是,剥削不剥削不是由工作时间规定来决定的。那比如955工资+人类一般劳动单位时单价X时间,那多少算足额?马克思辩证法告诉你,恰恰剩余价值不是因为你的工资被不足额支付了,而是定价活动本身就产生了剩余价值,只要在生产资料的市场上,你(被迫)出卖/分工你的劳动力/一般生产力,被定价,按市场价格是足额的,但是只要被定价就是被剥削了,因为剩余价值本身是不包含在采购劳动力的价格里的,剩余价值不是作为缺失,归根结底你是不知道你创造了多少价值的,反过来说,你的剩余价值是在你的劳动力被确定的价格定价、采购的一瞬间创造的,其实只要有市场劳动力价格在那边,你就会被剥削,剥削性不在于工作制,不在于是955还是996

不仅仅按照工资的分配方式,包括企业单位的股权、权益的分配方式,决策权的分配方式,承担责任的分配方式,决策/管理中发言权的分配,不仅仅是利益分配,还有权力分配,权责的界定,所有都确保你有一定份额的时候,按照你劳动的贡献比,来兑现你的物质、精神、组织内地位等,即做主人翁,只有作为主人翁时才能说你不是被剥削的资本的雇佣劳动才是剥削,只要劳动力定价了,在你的类别/工种里有市场平均定价,比如是个高级工种,看起来好像是超额给你了,也一样在里面定价了,对于布尔乔亚来说,就是采购一种东西,只要按足额支付了你所谓的报酬,就算全世界只有你一人会的技术,以一个非常高昂的价格给你,但是他还赚,赚的那部分就是剩余价值。所以剩余价值不是缺,是足额支付了这笔特定种类的劳动在市场上的行价,哪怕只有我一个人会,也会立刻变成行价注册在整个市场体系里,会让所有布尔乔亚分享这个信息,知道这种高级原材料配到我的配方里就有的赚,赚的那部分就是剩余价值。我把我的劳动当成一个产品一劳永逸卖给你,无论定价高低,只要他愿意出确定的价格,在一个概率上总会有的赚,那就有一个剩余价值率在那边。归根结底剥削与否本质上不是钱给没给够的问题,而是采买关系,如果是采买关系,就把我存在、时间、生命物化了,而且物化了还有的赚,实际我和你就处于不平等的关系,你是事业的决策者、有发言权、确定份额的人,而我只是你份额当中的一部分代价/原材料而已,所以剥削是劳动者异化为物,劳动者的劳动使得他本身的存在变成一种物,主观性变成一个附着在他的劳动当中的一种修饰性的存在,不再变成和采购这种劳动力产品的人的意志平等的意志,所以在剥削本身就已经包含一些比剥削/经济上的计算更多的东西,这种东西就已经是阶级关系,你比我高、我比你低,我被你决定,而且我自己变成一个被你挑挑拣拣的物,被你来定价、衡量,我就无法表达我的意志。而不剥削的状态是我和你一样,你是那种类型的劳动,比如管理性的劳动、市场性的、信息性的劳动,我也是种劳动,我们投入的都是人类平等的自由劳动时间,在这一整个事业中我们都约定好一些话语权、决策权比例,最终生产成果的分配也通过某种协商机制按比例分配

996多一天,工业产出多20%,但是消费周1-5是生活资料消费,还有网购(电信、工业品、农业品、虚拟消费)。周6-7是可以有线下服务业消费的,还有发展性消费,发展资料是很重要的,砍掉一天,人均的竞争力会变弱。无论经济怎么发展,人口素质的发展是最重要的,而且是持续发展,高素质人口是人的生存样态的模式的改变,高素质不是单向度

通常批判保守主义说,”面对资本主义,要退回田园的、前现代的”,所以是保守主义,因为退回这个美好的画面,只有在现代性的资本主义的当下才能构建一个幻想。其实保守主义的问题不在于要退回原初的、本真的维度,而是他退的不够原初、本真,还要再退,不要幻想田园的桃花源,要进一步退。首先要想更原初更本真的,是人类面对一些机制他的生命的本能性的反应、生命的面对这些挑战/机遇充满了各式各样的想法、充满勇气去拼搏、不屑于被僵死的制度、被异化的体系捆住,要去挑战,活出一种人类特有的激情、追求自由、追求自我灵魂的热烈奔涌的生活姿态。保守主义是退的不够,不要逃到田园世界、前现代生产关系、前现代家族主义,我们就在现在,如何去面对这些框架,你的生命、热情怎么去面对它,直接涌动你最原初、最直接的,所以保守主义说自己是复古的、回到生命的,不够复古,应该立刻、现在、当下就本真的活着

我们自己有一套道德,一套衡量价值的观念体系/规范性,就可以用这种道德/规范来主宰我们的情感,主宰我们对世界的认知

人类本身是一种创造价值的生命,不是需要依赖价值的生命,这也是一种人口素质的发展,摆脱资本单向度的生存价值的一种迷思,能够和金钱的逻辑、两极分化的逻辑、少数人占用最高赢者通吃的逻辑拉开距离,知道我的生活本身在我精心制造的属于我自己的生命的网络/结构中有它的意义和价值

Capital实质1

金钱是同质化的力量体现,但是作为同质化的力量已经失去了符号力量最重要的,符号最重要的力量是distinguishing区分、说不一样。Money作为通用性的资源调配符号,是均质的。为什么布尔乔亚要民族国家作为它的白手套,因为钱的本质moneyness需要illegality非法性作为差异on difference,需要左右互搏,其实可以不要的,比如看科幻片都是大公司统治(实际维持不了的,上个世纪的玩意,完全普遍的非法是不可能的,老式自由主义不可能),(讲金钱强制变成普遍性?)。作为一般通用的商品化符号,钱要把自己伪装成一个符号,具有符号学效力、权力性支配性的效力,它必须要有的在民族国家里面去假设一个illegality,也就是说司法共同体和金融资产阶级(金融布尔乔亚)是一个东西,是同质体,因为司法共同体负责生产调配illegality这种元符号(非法意味不能注册在符号系统里,但是非法本身可以作为元符号来迫使符号系统围绕着它来生成符号学等级化的差异),最原初的合法、非法,就是钱有黑和白,是直接的差异。所有大型民族国家都必须有illegality从最合法到最不合法的一整个序列,必须有,没有这些东西Money、资本转不起来,它要有它的distinguishing区分性的efficiency效力,大型布尔乔亚主导的国家都有从legality capital到illegality capital一整个等级制序列,这是驱动capital运动或capital驱动自己运动的必然机制。新自由主义是和这个统治框架结合到一起的自由主义,承认一个从legal到illegald,比特币也是其中一环,所有大型国际资本主义的现象、交易体系、行业规则、大型资金流动都是这里面的环节,一个资本要不停的变白变黑变白变黑,不停在里面震荡,不这样震荡是不能获得它在不同民族国家里面的统治权力的、不能驱动起那些资源的,它没有那个效力、力量,它是统治力,金钱作为一般的商品化符号要获得力量,一定要把这个等级制玩弄于股掌之中,必须要把这个等级制作为内在的驱动力。类似钢铁侠中心的那个核心,让他兼具人性和机械性

微观的钱、底层的钱是很无力的、很有限,在新自由主义的背景下,普遍的导致小额资本要从金钱化身为一种具有社会权力的支配力的资本的话,也必须要脏自己的手,必须从中截取一段光谱,总要有个梯度在的。这个世界本质不是经济问题、数学问题,本质是权力博弈的问题。但在我们国家要合法,法律无论在应然还是实然的角度都属于普罗大众,这个要占住

衡量那些钱算capital,就是看它能不能启用/动用illegality作为武器来支配、控制。最直接的就是铸币,在前现代、前资本主义的国家里,铸币是由其他社会力量、符号集群,比如暴力集团(军队)、审美集团(祭司)获得,但是现代布尔乔亚的社会里,是由通过这个符号本身来控制生产体系那些人本身获得了铸币权,获得铸币权后,区分是否是capital,就看钱能否合法的跑得赢铸币(实际是稀释社会份额、单方面再分配,抽水),跑得赢抽水速率(通胀)就算capital,可以常态的、稳定的、合法跑赢的就算布尔乔亚,它们可以控制legality和illegality的界限,加速,这个中间差距就是他的控制力、宰制

capital出现在世界上利用legality和illegality二元对子的机制来控制整个社会的时候,一定要通过布尔乔亚的公转,才能搞全体运动,近代欧洲的战争史其实就是它的国债史和股票史,那时候war是不断制造legality和illegality的变化领土和治权的反复变化(法令时而有用,时而无用),可以不停制造出它们的震荡,在这种震荡过程中,欧洲的资本就可以不停游动于其中、外交关系、大宗产品(太慢了),legality和illegality的震荡是0到1的震荡(很快)

你996赚的钱也配叫Capital?——Capital的实质(1)

定义996

    • 一种非公有制市场企业中的工时管理制度
  • 种差
    • 996工作制(9点到21点单休) VS 955工作制(9点到17点双休)
      • 12小时 VS 8小时
      • 300天 VS 250天
      • 3600小时/5840小时 VS 2000小时/5840小时(每天-8小时睡眠)
      • 225/365天(0.616) VS 125/365天(0.342,工作时间/清醒时间)
      • 私人雇佣制下(人际关系和权利义务关系,上下级关系,物化关系),非按劳分配,按出资比例/股权分配
        • 0.616这种组织方式在清醒的生命状态下占主体
        • 到底什么为生命的主体?为人生观的主体?为整个自我认同的主体?
    • 996工作制 VS 666工作制(6点到18点单休/非周日)
      • 三段工作制(9-11.5与12.5-18与19-21) VS 两段工作制(6-11.5与12.5-18)
        • 996经济上不利、交通上不利,管理上有利(剥夺晚上黄金时间(社交、商务、教育、学习发展、婚恋))/整个生存发展竞争上有利(对管理者有利,有竞争优势,有生存资源和发展资源的垄断优势)

996是一种对非公企业管理者所发起的且作为维护其整个存在基础和社会地位(阶级基础)的生活方式、经济方式、价值方式的主体地位起促进作用的管理制度,也是对管理者的商业、文化、爱欲等全方位的竞争优势起保障作用的管理制度

让特定的管理(统治?)者对被管理者所施加的社会管理方式变得社会主导性、主体性,并且使得管理(统治?)者全方位更具竞争力的管理方式

996是一种布尔乔亚的意识形态,用数字把自己无害化、中立客观化、经济化、去统治化,实际已经动到我们共同体的根本了,是布尔乔亚的阶级意识显现出来的意识形态,试图达成一种对社会主体性的、全方位的、竞争优势的一种统治地位,骨子里并不单单是异化。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允许1/3的所谓剥削性质,被法律限缩了范围,是可以驾驭的。这种意识形态已经在试图获得统治/控制,而且在它所管理的局部范围已经形成了对普罗大众的主导的统治

道德高于法律?

不能用资产阶级的那套法权体系来解构我国的法律制度,来说道德高于法律,这是不对的

道德高于法律这句话在哲学上没问题,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道德是高于抽象法的,抽象法的来源是从所有权、经济生产关系里出来的,基本范式是所有权盗窃。主体和他的所有物被另一个主体侵犯,他们之间的关系、冲突,所以需要一种法律去规制他,抽象法是抽象的否定性/普遍性,就显现为客观的暴力对他加以惩治、约束、限制。所以说道德高于法律,道德是具有主观的、精神性的、自我意识的一个认同、观念性的定在,不仅仅是被动的服从,而且是主观的认同这些道德,然后去践行,努力追求应然、理想的维度,这个意义上说道德确实是高于抽象法律的。法律平时不会变为定在,眼睛看不见法律,这些普遍性还没具体化,只有非法对法律本身进行了否定,法律反过来否定非法的时候,通过刑法、定罪、强制性干涉/惩罚,法律就出现了,即禁令只有在违禁时才能感受到禁令的在场/存在。抽象的学习法律条文的时候,一定要看罪和刑,看否定性的结果才能对它有想象性的把握、第一人称主观的把握,罪和刑成为了他的示例,具体化、成为定在不得不经历的环节,但是道德不需要,可以在主观上直接获得这种定在,可以直接认同一种道德,主动的,自为的,而法律是否定性的、防备性的、制止性的

马克思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抽象法的来源是私有制、所有权、财产关系,以及对财产关系的违背、侵害与制止,起源是一种布尔乔亚意识形态,布尔乔亚的法和权力Might,这个公式只在布尔乔亚的法律和权力共同体下才成立,那么比道德更高的维度是什么?伦理,伦理的维度是比道德更高的。就算看黑格尔的文本也是,伦理的维度比道德更高,伦理进一步可以细化为:1.家庭,2.市民社会,3.国家,伦理的维度没有应然和实然的二分,也不具有应然和实然所谓的良心作为一种焦急/责备的状态来作为一种主观的定在/体验,也不会有慈善作为客观的显现。伦理和道德不一样,道德是临时性的,法律是特例性的,如果说道德超越了法律的维度,但是没有彻底超越,因为彻底超越法律维度并且把抽象法(抽象的普遍性)变成一种具体、现实的法、具体的规定性/普遍性,就要把它变成地上的王国,就是要变为家庭伦理、市民社会伦理、国家伦理。伦理本身是作为主客观统一的实在,即伦理本身/价值/规范体系具有实体性,不依赖你的主观状态去朝向它,是一直在那边的,比如家庭的概念就是伦理概念,而且家庭作为一个实体不会因为少了一个家庭成员而不存在,不依赖于主观状态,你会下意识把它作为一种拟制的存在。又比如婚姻可以设立家庭,我和你结为夫妻后多了一个共同体的形式,这个共同体的形式比我和你甚至都重要,就是这个共同结成的小家,这个小家具有一种实在性、实体性。所以伦理会进一步使得主体把自己视为一个伦理共同体的部分,主体不在把自己的主观体验、我的道德良心、真诚情感的喷涌而出、要实现道德,恰恰相反,要把我所有行为、心理活动都视为属于一个伦理共同体的一部分

伦理的维度,比道德和布尔乔亚秩序高。而且我国法律不是抽象法。而且事实上作为一种布尔乔亚意识形态存在的抽象法本身,作为一种禁止令、特例性的当有非法违背时去反扑它,这种法律功能的存在只是我国法律本身的一个侧向,甚至是某个历史阶段的一个表象,完整的说,我国法律更多是侧重共同体伦理的维度,因为我国不是一个布尔乔亚的法律观念可以占主流的国家。黑格尔法哲学原理本身就不是认为市民阶级的共同体规则可以按照他的抽象法自治的原则来实行,完全把道德当做临时的、发善心、慈善的维度对抽象法进行补充,不是的,黑格尔也表明了在市民社会中不可避免的就已经有伦理的维度在里面了,这是它的一个剩余,市民社会一定要通过伦理体系来维持它的剩余,尤其市民社会的伦理里,就有不是抽象法的真正法,即现实的法律,都是高于道德的维度的,它作为伦理阶段是高于道德阶段的,作为一种社会建制性的存在、定在已经是高于道德维度了,是概念本身的理念化,理念在现实社会中实现的一种方式。市民社会的伦理(从上往下):从物质生产、分工、财产权(“自由市场”),到法权模式、司法模式、司法分工,到拟制人格(法人,企业事业),到布尔乔亚国家(可以看成经济法),这些里面就已经有法律了,而且这些法律都是在阶段上高于道德的(吹牛:在理想性上,当然可以说道德最高,因为处于主体主观的维度,等于说整个世界观念性结构的自我铺设,归根结底没有你个人内心的道德理想高。在一个精神观念发展的阶次上,如果认为这种道德可以抨击上面说的市民社会的伦理,甚至相信这种临时的、良心、慈善的微调是对整个建制性的、实在的架构能够撼动的话,也是太自大、狂妄了。当然你可以占一个美丽灵魂,站在道德的维度说我是最美好的,一切都是肮脏的、不尽善尽美,所以需要我不停去调解它,这种爬道德制高点的姿态,去嘲讽整个现实的伦理架构/建制架构的姿态,实际才是最邪恶的,完全无视这整个架构是如何支撑你的存在,你独享一个符号系统、道德批判标准,然后对所有东西指指点点,这个优势地位本身是非常邪恶、有问题的、缺乏反思性的,通过抽象的仅存在脑子里的符号/观念系统,去对一切现实的既定的存在去加以判断、抨击,这种行动本身无法被证明、也不指望去证明自己实存的有效性,美丽灵魂的姿态是很邪恶的。它看一切都有问题,难道不应该反思会不会是自己的眼睛本身脏了)

所以如果说法律的维度比道德低,那仅在抽象法的维度,仅在Symbolic prohibition维度作为一个abstract law/might才是低于道德的,因为它只是暴力之中的强制,但是它远不是一种暴力,一种强制,因为一个个体把自己认同为社会架构当中某个位置,甚至认为社会架构本身、家庭、民族、市民社会、国家比自己更真实,这些抽象物的存在比自己更具有真实性,这点本身是精神运动的更高阶段,在黑格尔辩证法中是更高阶段。现实的法律作为社会制度,不仅仅作为法律制度,作为共同体伦理架构,都是高于仅仅主观的良心、道德维度的,因为是仅仅限于第一人称,还有应然实然的二分,都是前辩证法、小布尔乔亚意识形态(脑子里天然有一个 符号学标准可以区分应然和实然,什么是更好、糟糕),凭什么?作为一个有限话语的承载的意识符号系统凭什么做出这种判断?岂不是更邪恶、更片面,从一个不停批判的社会中得到一个批判标准(抽象道德价值概念,衡量标准),这个批判标准本身就是有问题的、一刀切的、残暴的,很糟糕的否定性姿态。比作为纯粹符号性的禁令的抽象法高级在于,它必须说服单个身体性(生物学、动物学)的主体,让他的符号系统接受,所以变成一种主观的、内在的一种定在,相比之前是进步了,因为这种意志考虑了接受者的反应了,所以更实际、规定性更多了,不仅仅是符号系统本身下达的无头脑的否定性禁令,更具有现实性了,但是还不够,因为局限在个人,它主体化仅仅能获得一个不健全的、身体意向性网络结构出的思维的、心理学意义上逻辑体系的不停自我校验之外,获得的东西很少,而且非常局限于他的历史性,比如行侠仗义。道德一定要进一步定在,进一步再往上发展,变成一种伦理

我国是一个属于人民的国家,在制度层面上不认同市民社会和国家的二元对抗,没有这个二分。如果进行这种二分,实际上在瓦解我们的意识形态根基,我们是个社会主义国家,意味着我们的国家和社会归根结底就是 人民的自由的共同体。所以我们并不是以市民社会这种从异化劳动和再生产的分工体系里有法权的分工(立法、司法(法庭、法官、警察..))结构出来的,我们的法律就是人民共同体共同意志的表达,所以我们的法律就是高于道德的,甚至说是高于资产阶级/布尔乔亚的市民社会伦理的,也是高于布尔乔亚所理解的国家的伦理的

“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这是标准的布尔乔亚意识形态,因为靠你主观、内在维持的道德是很无力的,因为道德是主观性的、临时性的定在,一种正义之概念,道德连乱伦的禁忌都支撑不了,因为不可能面对你父母时要要不要发生爱欲关系时还要用道德来衡量一下,难道对于这个禁忌不停加以道德衡量么?按德性的标准衡量、不停应然实然之间做比较/对照,这个禁忌是作为应该不应该告诉你的么?这种家庭性根本的禁忌从来不是通过道德结构,一开始就是一种伦理性的结构,一开始就是高于我们的感性的、内在主观性的感受的,就是止赎foreclosure,永远不是做不停的道德判断的、良心的,这是一种伦理性的精神结构,家庭这个伦理环节已经超出道德了,更不用说在市民社会里所谓布尔乔亚法权下的法律制度,也是超越这种道德的,具有一种强制性,嫣然是一种超越个体、超越主观状态的一直在那边天经地义的一个建制/架构,更不用谈我国的法律了,更不是这样的,是超出黑格尔对国家(君主立宪制,普鲁士)的把握的,我们的法律是更超出最低限度道德的说辞的,我们法律有明确的计划性、目的性的去推行,甚至会引导道德,有教育性的,归根结底是有人民性的,是反应人民意志的,特别是宪法,是直接代表一种价值导向的,而且通过立法本身就创制了一种建制性的伦理性的价值,这些伦理性的价值以法律作为它实在的一个展现,是凛然不可侵犯的、不可怀疑的。这个意义上讲,法律是超出道德的,是引导、塑造、创造道德的,甚至在很多重要的关键维度上是告诉你何为道德的。说这种话的人就觉得市民社会(小布尔乔亚)道德已经跑在法律前面了,对价值、历史精神的把握、文化潮流的运动。就以为 走在前面了,连定在都没有能力获得,实际上通过这种方式,实际上想要限缩法律的效力范围,使得法律往后退,甚至退出伦理性的地位,甚至退到道德之下变为一种抽象法,这完全忽略了法律真正的意义,对于一个阶级国家是工具,但对于我国,是我们人民的意志的一个真正实现/体现/化身,是志高的。这些局部的道德、私人感受就算形成一部分群体性的共鸣,它真的代表公共利益么?有任何论证、统计学基础么?凭什么就是普遍性?凭什么不停在公共话语里不停做否定性的判断,和尝试一些肯定性判断(在某些布尔乔亚国家里是政治正确的)?

短视频的爱欲机制

拓扑学模型:莫比乌斯环

存在之逻辑Logic of Being。纯有(纯粹自我肯定,没有差异)=纯无。一个规定性纯粹的存在,推到极致会走向它的反面,它就是一个规定性,但它不规定任何东西,那就是没有规定性。我们对这种辩证法的把握是通过观念辩证法去把握的,我们人类的层阶比这种存在之逻辑要高级,所以可以理解它,这种存在之逻辑是最低级的辩证逻辑。一个最单纯的、最抽象的规定性把它坚持到极点会走向它的反面,而这个运动是会无限循环的,莫比乌斯环只有一个面,它无限循环,而且单纯只有一个边界,也就是它只是一种单纯的规定性,是差异本身,不是两个东西的差异,是自己和它自己的差异

当看短视频时,基本就是被这种存在之逻辑所俘获的,通过莫比乌斯环的辩证法,俘获你的爱欲。在里面你会觉得你是超出这个视频的,不是我被这个视频俘获,而是我控制了这个视频、在榨取里面的快感、有趣的梗,在短视频里好像把握到了某个对立,实际是虚假的对立

《蜜雪冰城》把很可爱、低幼的角色推到极致。看成自由选择的,实际是快消品消费、商业属性很重的东西,但是通过机械化的”甜蜜蜜”,也不告诉你买什么。这实际是个快消品宣传,但是这里面刻意去商品化,把无商品化推到极致,仅仅唱歌,无脑”甜蜜蜜”,在内容上充满孩童的友爱(最不涉及钱的),但是推到极致,会让主体反而觉得是成熟的产品,让你觉得在消费时不需要考虑食品卫生、冷链、员工服务、品控..,都可以让你在我童话般的世界里保持孩童的梦想,恰恰是低幼与成熟之间的辩证法运行起来了,可以放心大胆的、彻头彻尾的、无脑循环的去幼稚,就是因为我成熟,我能鉴别什么是好什么是坏的,把它的品牌形象塑造成一种”你可以在我这里做孩童,因为我会给你最成熟的商业承诺,你吃我的东西不会有任何问题,我的价格也不会昂贵(就算昂贵,成年人买一个童年的梦想啊)”。特意用圆圆的头、公主棒、小王冠,3个去性化的小伙伴(偏男、偏女、偏中,性别化被抹平了),你在体验这种孩童的幼稚的内容时,你会看到成年人的差异在里面,会看到成年世界的性差异、王权象征、品牌宣传..,都是有成年世界的创伤在里面的,但是把幼稚、可爱推到极致,那么就好像你超越了这些低幼,我能感受到它产品的成熟,然后再用成熟的考虑回过头看整个视频中成熟的要素(暗含等级制、性差异、品牌形象的透露、心理/精神/品味消费的承诺、成人世界身份差异),这个视频这样转起来,就是因为它在给你极端低幼的东西的时候,你体验到里面成熟的考虑,然后再把成熟的考虑推到极致的时候,又能感受到天真(一厢情愿去相信一个商业品类去商品化、宣称整个消费体系不以商业/成人世界游戏规则来对待消费者)。出售一个幼化的心理状态给他的消费群体,成熟到极致就只能去一厢情愿的相信了、对陌生品牌产生认同

短视频会一遍又一遍看,就是你的意识会下意识的玩这个辩证法,”这个好幼稚哦”,但是一厢情愿,我就愿意去幼稚,这代表我的成熟,我可以收放自如的幼稚,这种收放自如本身会变成一种成熟状态,但这种成熟不停收放循环后又变成一种幼稚,”我愿意玩这个呆板、无意义的、成全一个品牌它愿意讨我乐呵”,这就变为任意/任性/孩子气,成熟到极致、收放自如到极致就变成一种游戏的姿态,然后可以不停循环,不停切换2种意识状态,就会不停看。所有短视频都有这个机制,为你允诺了主观的自由,你不停处在两极”震荡”,实际是莫比乌斯环,错误的以为你作为观看者具有一个在两极之间做自由选择的权利,观看者有某种自由,看同一组画面/情节,既可以把它看的很蠢、也可以把它看的聪明,就是这种不确定、暧昧不清制造了某种深度、它好像有它特殊的意义。一方面让你觉得主体有一种自由去抉择是蠢还是聪明,另一方面你会觉得不是纯粹的蠢也不是纯粹聪明,因为这时候蠢和聪明是一回事,辩证法上推到极端就是同一个东西,脱离了本质的维度

黑格尔的存在之逻辑,再进一步进入本质(符号学的维度)的逻辑,但是这个本质的维度在这里被阻滞了,本质的逻辑在拓扑学上的对应物是交叉帽,其实就是把存在之逻辑/莫比乌斯加倍(四维空间把2个莫比乌斯环用同一条边拼起来),这个交叉帽在空间上是闭合的,不是一条线在连续它自己,而是一个面在连续它自己,交叉帽的逻辑就是本质的逻辑。意味着前面说的两极震荡中间形成一个缝隙、深度,这个缝隙就是本质化,这个维度是需要打断的,不能循环,要断裂,这里需要一种失败,比如这个情境就是蠢,交叉帽中间的中断只能通过主体性来给予,主体性按照自己的符号学姿态,比如说”本质上这就是蠢”,要做一个判断,不能处于两极震荡中,如果陷入莫比乌斯环的无限循环,是无法进入交叉帽/本质的逻辑,中间的阻断就是A=A的、通过某种最低限度的主人话语,要通过自己的情景。短视频中我们普遍采取了拉开距离的姿态,普遍认为我们是不会受伤的观众,有屏幕外的安全距离,看它自己架设的符号系统无限循环,如果要阻止它的循环,那么可以让它到我的世界里、架设在我的世界,就可以阻断它了,把视频里的情境再情境化在自己的现实生活中,就可以阻断掉它了

莫比乌斯环的结构在我们主体里跑的特别顺畅,代表人的意识结构本身的结构和它很类似。克莱英瓶在黑格尔那边就是观念的逻辑,基本可以说是人类整个的意识结构,克莱因瓶在三维很类似莫比乌斯,但是它是通过交叉帽的变化(四维),不是线或面的循环,这里是一段空间的循环。莫比乌斯环的点的运动是可以实现在克莱因瓶上的,所以这些短视频里的爱欲机制是可以在克莱因瓶/意识结构上不停跑的,它会有快感是因为觉得每次通过了一个真实的界面,其实这个界面不存在,每跑一次莫比乌斯环/看一次短视频,就自我感觉好一点,可以在一个二元对立里主体拥有一种自由,这一刻看成蠢、那一刻看成聪明、这一刻看成温馨、那一刻看成恐怖、这一刻看成可爱、那一刻看成低俗,每一个都好像有个一自我的节点被触及、有个自我自由被这种运动维系在那边,而实际上这个界面不存在,因为四维空间中作为四维流形,没有这个界面,这个界面就是主体性/自我意识

评论区:就是梗文化。玩梗的人以为自己拉开了距离,自由把握了二元对立,这个又后现代了,那个又解构了,结果自己在二元对立滑动游戏里无限循环,成为最不自由的人。玩梗从最早的网上冲浪开始,发展到主播时代里爆发,现在甚至是主播都是虚拟的,直接让人把玩现实与虚拟的二元对立,陷入终极解构循环。脱离循环的办法就是站住一个立场,表明态度,摊牌,不要用调侃去消解话题

应该努力学习积极应试

应试教育是逃不过的,实际是获得一张入场券,另外是能锻炼能力的,不是完全彻底的压抑、阉割的

语文(审美)、数学(纯技能)、英语(纯技能)都需要学,不要太受教师影响,特别是语文

语文能写诗、写歌、写文章、写赋,教你说套路话隐喻的能力,体验符号学套路、拟制的能力,语文教育现代性不足,但是挺后现代的,让你知道文本的主导性解读是被结构出来的、归根结底没有正确答案,但是在既定、大市教研人员的应试指挥棒下是有套路的,有游戏规则。睁着眼睛说胡话的能力也得锻炼,这样才有能力识别谎言、套路话,社会不讲痛快话的,上语文课就是学套编码学,所有文科比如历史、政治都要学套意识形态编码学,同时也会学到一些知识

数学技能是必须学习的,甚至要超额学习,超越教科书的界限来学习,而且有必要自学,能帮你把握具有规定性的逻辑结构,有量的规定性的逻辑结构。可以把数学把握为文明的元语言。比如导数、微积分、线性代数、数分,意味着可以随时随地把自己动员为工程师,所以这个意义上物理、化学也得学

英语解锁整个国际学术、技术、艺术共同体,国际文化的大厦要通过英语接入。英语技能是成为理论家必备的,中文学术共同体的屁股完全是歪的、翻译不行、出版不行,有大量糟粕,这个意义上编译的都是可疑的

语言用来识破,和用美学劝服、降服别人,宣泄精神压力。数学用来建构自己的逻辑思维、推理链条,是直接导向实践能力的(组织力、后勤、赚钱)。外国市场是源头活水、国际交流是不可避免的,不能故步自封在一个单语种世界里,一定要交流,所以英语是开放的、必要的、持续学习、交流的必备

人是终生发育的动物,特别是神经系统,所有器官会发育到极限后就衰退了,但是神经系统是剩余,可能要50、60才会显现出衰退,马克思终生都在学习,晚年自学微积分。知识本身就算是意识形态化的,但是知识可以拿来用的,哲学的作用就是可以把知识用我们的立场重新结构起来

证明学习好,分数只是一个侧面,更重要的是获得多大的话语权

理解力、临场应变力、坚韧能力

定下心来学习 -》 手艺 -》闲暇 -》思考、交流 -》自我组织自己的生活方式。快速出新手村,核心是时间和行动力

律师证和教师证还是很硬的准入机制

哲学是综合能力,一个logos需要在N个知识域里得到施展和运用,才能感受到它的妙处,兴趣要尽可能广泛、能力要尽可能强(理论能力、设计能力、编程能力、工程能力、组织力、宣传力、体力、公关能力)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三重机制

为什么初高中学生一定要去学校学习,一定不要只在家自学

去唯我论化,要符号化、要主体间符号化

  • 律令化:去极端自由主义、相对主义化
    • 老师(职业化、代表冰冷的社会机构的形象下达律令,才能达成一种决议、终局裁定,才能让言词性/思想观念的争论变成现实、实践,领会法律、权力的维度),应试、考卷、标准答案
    • 感受一种符号学暴力。所有语言都有歧义性、任意性,符号都是规定的、约定的,是一个任意偶然的暴力,但是大家一致认同时就成为既定的现实,被注册进符号系统里,在符号系统里受到它一致性、融贯性的约束
  • 性化
    • 家中父母和孩童的关系一定要去性化,如果不去性化会形成黏腻的母子共同体(把儿子培养塑造成理想的客体)、父女共同体(给女儿设置爱欲的禁令)。孩子的符号学、意识的发育就会陷入倒错,男孩变成唯我论主体,女孩变成无我论、非常自轻自贱的,都会走向极端。把小孩放在身边很容易性化,去性化一定要通过不对称、阉割,父母要一起结成律令共同体,母亲不能袒护孩子,由父亲在最后关头下让步。父母的主要功能是实现去性化,不是扮演律令(父亲最后让步,比较挫的律令/大他者,被阉割的),也不是扮演平等关系(母亲可以体切,不能过于平等),所以一定要到学校面对老师(铁面无私的律令),老师不容易性化,且面对多个学生,不容易产生性化关系、爱欲投射。老师、学校、社会权威扮演的最屌的、最严苛的父亲,才能使得孩童服从社会规则的同时,又能和社会规则拉开一定距离(由父亲最后让步让孩子知道,我可以质疑,但是我要服从,变成康德化的主体)
    • 父母和孩子最好的关系:朋友+师徒
    • 异性同学可以做到这点。那么在家看黄书、黄游呢?不行,性化至少在想象的层面一定要是对称的(实际在符号发生学上不对称),就要有一个同学关系作为基础来支撑性化,要平等、对称的构造一个想象性的性关系,要通过平等的同伴关系。这种同伴关系,一方面在律令层面要竞争(考试成绩),另一方面共同合作对抗律令。而在性的层面也是相互竞争(争班花),也是合作的(共同体、闺蜜)
  • 平等化
    • 支撑上面2个维度
    • 如果是不对称的性化,工具性的性化,会陷入唯我论主体,看上去摆脱母子共同体,实际上陷入互谅网图景所编制的女性爱欲满足的共同体中。比如可以直接沉溺在爱欲中的纸片人、二次元的完全爱欲过剩的维度。性化太过直接。性化之所以性化是要切分,要有重要的原初差异,始终在里面有不可能性,而工具化的直接性、唯我论了、甚至会超性化(女装),很容易倒错
    • 这种工具性的玩具性的关系、唯我论的玩具会暴露在合作、性等关系中,会被用来取悦异性、相互竞争、合作,对象化的关系会比较健康的嵌入在他和世界、他人、共同体的关系当中,而不会成为唯我论的主体(要么自我,要么玩具,异化的,最终会把自我当玩具玩)

只有学校的丰富的生存经历,才会为孩子开出无限个充满创造力的生存姿态,代表孩子独一无二的性格的、人格、道德、有趣的形象,和独一无二的享乐的方式。这样孩子到社会面临各式各样挑战、经历、失败时才有多个技能、各种方法去调整

同时不能被任一种俘获,过度平等化意味着没有律令、相对主义;过度性化意味着太过创伤性、激烈,没有回转的余地,太过于想得到性的满足、把残缺变为完整的;过于律令化意味着自我矮化成奴仆。这3个都不能太多,但是都要有

初高中成绩差的最根本原因和解决方法

允许自己根本上的失败、承认自己根本上的失败。最重要的观念是在考试规则上服教科书体系

自我中心,无法建构一个公认的符号系统,是家庭教育导致的

国家、知识权威体系、教科书体系在筛选那些成长过程中自我中心太闭合的人,把他们都筛掉了,不适合参加科研、决策管理、担当大任。因为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失败,聪明的人会迅速承认自己的失败,但是不意味臣服这个体系,而是用上了新的规则。如果跪下来、陷入自卑,是依附性的自我中心,盲目依附一个教科书体系,这是精神胜利法,你说的都对,就按照规则来,死记硬背,换一个题型就不会了,”你骗我”,只是把彻底的臣服当做精神胜利法,在骗自己,”我完全跪下来臣服你、听你的,我不就永远赢了么”,这是注定赢不了的,”超纲了”,自己是主人,伪装为完全驯服于教科书框架,把自我投射、寄生到那个应试规则上去了,实际是二次病理化的唯我论者。而真正聪明、有学习能力的学生不是盲目掌握规则,而是和自己的方法、思维方式进行比对,承认自己的方法有错误、问题,进一步也能承认应试规则里的失败,教科书体系有不足、弊端,不会把考试看成100%人生的全部,但愿意在局部遵循这个规则,来获得较好的人际关系、社会回馈

聪明人的自我中心是能承认/容忍自己失败,把失败作为一个他者、异质性、痛苦创伤,能够坦然应对,一切不可能全在掌握中,总会有失败。才能把每种方法的弊端、有限性、限度把握到,注册到自己的符号系统里,其实所有的方法就是限度本身,定理就是对于事物的限制,了解后才能高效快速的把限度、建制注册到自己的思维中,思维才有条理,条理本身就是限度,有条理就是界限,通过能容忍失败、意外、痛苦的方式为自己的思维条分缕析的设立内在的界限,把这些界限都设立好了,才能搭建起知识的框架、理性化思维的框架。理性化的思维前提就是克服自我中心

过分自卑是虚假的自大,烂泥一样完全躺倒,只认那个东西,那个崇高无比、至高无上的规则、法则是你的化身,是你想要获得认同骗别人的,其实就是自己,把自己投射上去,只要那个是一直赢的,那就”我也赢了!”,这也是在搭便车、占便宜。这套方法是别人总结的,你没有去筛选、判断,一旦没有人无偿的把这个灌输给你,自己是极为无力的,实际上脑子、思维极其懒惰。做错题,”这个题型我没见过/超纲了”。没有去想所有的规则都有其局限性,不可能靠一个规则(内在、外在正确答案),都有问题,是需要人去面对那个创伤和痛苦、出乎意料、让你害怕迷茫、摸不着头脑的,得有一个活生生的人去体验它、做出选择、面对后果,再做出新的选择、调整规则、调整策略、获得熟悉很多套规则

做一个坦然面对失败的人,意识到不是所有评价标准都是万试万灵的。无论如何你的心灵得有一个空间,一是包容你的错误,二是能多放几种方法、规则,比较他们的差别。得打开自己的心灵,把东西放进去,然后才能应对不同的情况

实事求是:就是你不行,是相对于这个教育体制,你在这个教育体制评判标准下你就是不行,承认失败,然后进一步,教育体制评判标准本身不行、确实有问题,但同样我在它这套规则之下我就是失败者

通过失败,可以看到规则的界限,看到界限,就可以把这个规则打包起来放到自己的记忆当中,懂得那些情况下用、那些情况下不用,会用了就活了、变成你的方法了,不再是僵死的规则了,方法、点子多了,做事情就进退有度了

谦逊就是实事求是,不行就再换一个试试,做不到就是做不到/不行,再去尝试,不要虐待自己死硬的被一种方法捆住

学习、考试与人生的辩证关系

学习和考试,有目的和手段的关系,何者为目的?何者为手段?

非常常见的错误状态是认为学习是手段,考试是目的。背后隐含了一个庸俗的实践观,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1-4的。这种看法实际是把考试看为实践,把学习看成一种认识。因为考试可以带来好处,过关升级得奖、混文凭、拿证书、进圈子、捞身份、抬地位。这个没错,可以看成正题,学习是手段、认识怎么做到目的,训练自己更顺利、高概率的满足这些利益。学习是付出的心思和努力,考试是得到的现实和成果

要发现,考试都是社会建制设立的,是统一的、基准性的,考试有主动也有被动的。这种是庸俗的认识论和实践论,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光看到自己得到了什么,没有看到失去了什么。这种情况考试得到了文凭、基本的好处,那考试之后的具体实践怎么办?暂时拿到这些好处了,那之后真正要应用这些学到知识、技能的时候怎么办?

赛车吃金币,都是零头,真正的是最后第一名会有很多奖励。如果由一环环的考试驱动你学习、争取这些利益的话,那失去了严肃的、有组织计划的、有准备的、有学习意愿的主动性,这种学习的主动性、应用的主动性、追求利益的主动性,还要探明(没有考试驱动,做事情要探明有什么好处,自己看自己发现,找蓝海),失去了选择学哪些东西考什么东西的能力,失去了本能。比如把一个考试看成一个副本,这是个开放游戏,按新手教程/主线任务一个个做,你如果以这个为目的,但是这个是开放游戏,你要去找自己的副本,甚至自制攻略,这些能力都会失去

正确的做法是要反过来,于是有了反题,以学习为目的,以考试为手段。这也是很正常的,比如列宁主义,很重要的口号就是”Learn Learn Learn”。考试的唯一目的就是让你有更好的学习平台和资源、机会。初中就应该意识到,考试是手段,目的是让你进一步去学习,到了较好的学校可以受到较严格的体系化的基本科学和人文训练,而且对于家庭成本和代价比较小(便宜)。比如一般的尖子生,努力考试是为了证明他学科掌握不用复习巩固了,可以去学新的东西、甚至别的爱好,他的考试是为了向大家证明”我有学习能力、有学别的东西的资格”。考试是以他学习为目的的,以他智性能力增长本身为目的。人类这种生物,智性能力的增长会带来快乐,感觉自己变聪明会带来极大的快乐,好奇心被满足了会带来快乐(会有一些爱欲俘获机制,比如抖音不停用很粗劣的好奇心的点来俘获你)。人类的智性能力的增长有一种自发的欲望,很多小朋友喜欢打游戏、看动漫,有时候要想一想,说不定里面有丰富的知识、让他好奇的东西、让他觉得在思考/变聪明的东西,家长要看看是不是好奇心在激发,这种情况下不能压制他,要引导他、甚至陪伴他一块去学,让他玩穿。不能死顶回去,这种好奇的欲望、认知的欲望被你压抑了,智性能力增长的神经生理学特定的冲动样式被压抑了,甚至会造成创伤,一直防御性再也不会学了

学习的机会是很奢侈的,我们是发展中国家,人口中只有少部分比例可以有充裕的时间、金钱来针对性学习。学习一个技能后可以变现,然后越学生活状况越宽裕。生/劳而优则学,生存斗争中获得优势才能去学习,学习是很奢侈的,要试错、大量时间、学习资料、应用情绪上隔绝外部利益关联,但是一旦有机会学习,会让你的生活有更多技能、学识知识支撑让你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就会有更多的富裕去学习。所以这个反题有很大的实践指导意义。要积极主动的应试,不仅仅是学习、考试要努力,而且意味着要主动去学习提高技能、然后去找挑战/测试

真正的合题:回到正题,反题是没有必要的。考试是目的,学习是手段

这个考试(放大)就是为历史的变革做好准备。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学习,为人民的利益和幸福而学习,为人类的解放和正义而学习

历史的变革不要看成是很大的,也可以是很小的、局部的,比如家庭成员的重大变故、伤病、生死,个人生存状态的重大调整、恋爱与否、婚姻与否、工作与否,有无自己的计划/理想、要不要真正用行动推动/实践自己的理想。这时才获得真正的是你自己,如果这个理想又是人类普遍的理想,那同时又是人类共同体的先锋。即活出了人类的追求,也活出了自己,这种情况你的个性和共性是统一的

我们这个时代主要面对的就是Capitalism,生产活动本身的社会性和生产资料的私有性之间的矛盾,会导致两极分化和重复的危机、各种乱象,但是要做好各式各样的准备去面对这些东西,如果要挑战它,你什么都没有这么去挑战,不能毫无反思、毫无学习

学习是以一次次人生的重大变故(考试)为目的的。所以为什么高考和中考好像表面上会成为学习的目的,不是因为它是考试,而是因为它是一次人生的重大变故,意味着你从初中生变为高中生、从高中生变为本科生 ,中间都是生存形态的重大变化,只不过自己看不出来,要通过学习、和其他人沟通了解到底这意味着什么,这次考试不仅仅对于你的求学意味着什么,还对于你的人生具有很重大的意义,将来的社会地位(获得充裕的学习资源)还是廉价/不适配的工作机会..,虽然这是有问题的体系(Capitalism的,就业市场把劳动者变为劳动力,劳动力变成一种生产资料),但这是很现实的,是很多人错误的在一些布尔乔亚意识形态下所认同的现实,要怎么改变?要去学习

人类学习是一种本能,重大变故背后的迁徙、定居也是种本能,重大变故发生了,动摇了、迁徙了、生存的点位发生改变,然后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再定居下来,每次重大变故失衡,再把它恢复均衡

人类是物质性的动物,也是符号性的植物,人类比较倾向于在一个符号系统里住下、扎下根来就永远在那边了,但是实际一直住在那边,水草枯竭、内卷、没游戏玩、荒谬、玩很淫荡的游戏。要主动去应试,主动去寻找你人生的机遇,主动面对、解决你的人生危机(要早准备起来),不是靠别人帮你,要靠自己

人生重大变革、人类重大变革、历史/社会的重大变革,都要我们以主动的、积极的、学习的姿态去迎接它。否则就会承受痛苦、损失机会、遭受无意义的苦难。学习不仅仅以简简单单的考试为目的,学习以人生之小考、大考为目的,人生一个个环节出现的一个个变故,要主动迎接、预估、探索有什么样的变故在等着你,或者找一条进阶之路、发展、去进步

如何让孩子聪明、不粗俗

19世纪西欧前现代人口精神上的再生产机制

当时西欧出现大量原子化小家庭,出现了以前大家族从来没有过的东西,即一个父性权威,父亲这个角色发生了短路,其扮演了两个角色,一个是理想的、代表无懈可击的理性秩序的角色,背景性理性秩序有序的保障者;另一个是现实的、无能的(在孩子面前注定无法保证某种理性)的父亲,孩子会识别父亲搞不定很多事情,这两种形象在原子家庭中短路了。而在大家族中会产生庸俗的人的原因/弊端是大家族中不存在这个短路,因为理想的父亲是由大家长(爷爷/大伯/大舅)来扮演的(威严的、无懈可击的),而现实的父亲要对大家长恭敬/协商,是无能的、需要依赖一个家庭力量才能生存、要看脸色的,因此在大家族里同一个父性权威没有在同一个人身上短路

父性权威不发生短路的话,一个作为理性秩序保证者的父亲和作为一个无能、搞不定的现实的父亲短路后会形成一种冲突,在这种冲突中会形成一个特定的父亲形象,即一个断然否认的、绝对会说不的父亲,一个代表着一个否定性意志的父亲的形象,这个形象既不是用来维持一个理性秩序、也不是很挫的维持不了的,而是在短路中间的缝隙中隐隐透露出来的,有一个既不是代表理性秩序、整全维度的父姓权威,也不是代表现实、到处都是缺陷的父性权威,还有第三种对于爱欲纯然表示否定、拒斥的、不满意的姿态的父亲。一方面知道是就那样的一个父亲,另一方面知道父亲在拼了命的想要维护一个理想的形象,虽然做的不怎么样但是努力想要做的很好,这个过程中就能把握到一个原初的动力,即他想克制爱欲的维度,他能背叛爱欲的维度。你爸爱你,又要教育你,他知道如果溺爱孩子将来就完蛋了,就又想摆出严父的样子,他有种没办法,他必须克制他的爱,克制他这种爱欲的模式,这样会被孩子看来他不太行,又能理解到他背后有个社会秩序的维度,在这两者之间有那么一种对于爱欲本身克制的力量能被孩子把握到,”我可以对满足说不”的这种父亲形象就是否定性的父亲形象,这种形象在现代哲学史里就是科学的规律拒绝有序的、错落有致的和谐(等级制化的和谐),这种错落有致的和谐是前现代的,而进入现代是在近代科学以及笛卡尔之后的现代哲学中所包含的对于爱欲/satisfaction的维度、对于维持错落有致的organic有机整体和其中一种非常优美的秩序性之间拼成的整体说不的,有一个新/现代科学的造物主,这个造物主根本不管不顾,现代的造物主是从一个”我设立一些很简洁的规则”(比如牛顿三大定律),然后什么东西都要按照这个来、哪怕宇宙毁灭,现代的造物主/在这两者缝隙中流露出来的现代精神,这种精神再也不会被诱惑、回归到一种母性的大全(参差有序、阴阳协调)之中,现代精神就包含了”我就要拒绝这个,我就是要说出我自己的will意志,我说什么就是什么,我把我说出来的东西本身当成毫无道理的就是要这样”,这个时候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符号性的暴力/权威,这种内在的符号性的权威才进入到平民家庭中去

这种原子化的家庭产生出来的小孩对于一般而言的回到母性大全里、允诺了某种前现代秩序的那种父性权威给去魅了,我们不再真的相信有人能扮演这种符号学的权威,所以这时我们会去设想有一种符号学的机制会否认所有的”回到一个整全、错落有致的、和谐安宁的整体中”(放弃反思,变蠢,就不会设立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了)。那么有了这个维度后,小孩的主体意识就面临了一项任务,面对这种完全拒斥爱欲的这么个非常诡异古怪的父亲现象时,他就意识到他的义务是把它普遍化,把一个没来由的、纯粹是符号系统自己设立的一个原则推到极致,这种普遍化就是推理deduction的能力,这个能力是现代科学的核心能力。粗俗的人没有这个维度,他没有本事把一个符号性的秩序当成一个非常极端、强力的意志所设立的,把这个意志本身当成对于回归母性大全、瞎逼乐的整全里的拒绝。”我偏不要,我偏要把我这么简单的一个(以自己作为根基的)秩序贯穿到整个系统里去”,那么这个贯穿的活动就由这个主体/小孩觉得自己有这个义务去贯穿。一定要让小孩背叛充足根据律,因为理性的开端是一种极端荒谬的东西,比如1+1=2就是这样没有其他任何原因,而”一个苹果加一个苹果等于两个苹果”是在退化这种能力,你就是要把它当成一个暴力,一个符号系统设定的原规则,就是要无条件的认,这时候主体性的反思的维度才能敞开,主体才能和那个黏腻的、前现代的爱欲共同体拉开距离,才能有清醒的、理性的思维

感受到有个裂隙,他父亲想要去扮演超越性的维度和他父亲本身之间的裂隙,而这个裂隙是被他父亲对于爱欲本身的那种克制维持的。一个父亲可以无能,但是一定要懂得克制,懂得在爱欲面前克制,这种克制对于其孩子去把握到大他者/符号秩序的维度是非常重要的,符号秩序可以拉开距离,你可以和直接的爱欲的享乐拉开距离。父亲并不是要”不、不可以”,如果这样歇斯底里的让小孩不要这么做是没有克制,你不能直接去扮演这种父亲角色,而是要在你想要扮演一个理想父亲角色的过程中失败了,你通过你失败的行动让你的孩子能体验到”原来我的父亲是一个会失败的父亲,我父亲对爱欲的克制代表了他想要去触摸到一个超越性的维度,但是他没有办法触摸到那个维度”,总有一个超越性的维度/母性大全井井有条的理性维度是无法触摸到的

就是要让小孩意识到,一个符号系统里的一些原则就是没道理的,那你就要把它当做没道理的东西接受下来,然后把它推到普遍,看它有没有不一致性、能不能用,那么才会去进行不停跑debug的实验,然后去修复这个bug。不能让小孩的抽象思维、理性思维得到这样一个发育的话就会变得庸俗

这种意志只能通过一种对于爱欲/现实原则的拒斥/否定来实现,才能进入某种狂妄的、创生性的、一下子迸发出极致的主人的力量、它就应该这样的那种力量,这个维度是只有聪明人能把握到的,是19世纪西欧资产阶级家庭孩子创造力的源泉,一种敢于设立属于他自己的规则,这种绝对意志在里面起作用

前现代大家族中,大家长会被理解成理应当享乐的大他者,而自己的父亲/小家长就会被设定成一个理应相信的大他者,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就不会被体验到。他的父亲理应当服从大家长设定的秩序,而大家长在他所设立的秩序里就会垄断一切享乐,就会爽,这种大家长就会扮演一种原父,拥有所有主体不具有的、欲望所无法把握到的快感、享乐;而小家长就是去势能的父亲。这个原父被想象成不可能之后,他一定会否认他是享乐的,他会以一种(表面上)禁欲主义的姿态显现,这种大家族中虚假的关系反而支撑了前现代的律法(实际和享乐是同一种东西,不是一种严肃的律法。没有律法怎么享乐,做点小出格的事情就有一点小的享乐,律法和享乐这两个维度就成了共生关系,律法会允诺一个大的享乐,而平时小的出格的事情就变成小的享乐)。前现代粗俗男性没有爱情的维度,他会把和女性的性快感理解成父性秩序压抑他很久后补偿给自己的,所以这些粗鄙之人是没有爱情的维度的,因为他没有自我,没有一个非常极端的否定性的自我,没有主体化,他不会有反思,他会意识到之前大家长是装的,其实是淫荡的,而他终于开心了,那个理应当享乐的大他者把偷走的那些快感还回来了,所以这个意义上讲他所有的享受都是被压抑的,他的享乐其实是更深层次的压抑,他越享乐会越压抑,”怎么又快乐了,说明被偷走很多东西”,就会越来越压抑

你不能光扮演理想的父亲,也不能光做一个无能的父亲,而得是一种运动,你是一个没本事的父亲,但还要在小孩面前体现出是个理想的、厉害的、有能力维持家庭秩序的父亲,而每当你无能、受挫、办不到、陷入无能狂怒的时候,你能抑制它。无能狂怒里是有欲望、快感的,如果父亲不对无能狂怒加以控制、把无能狂怒本身当成一种享乐的手段的话,那小孩就容易变成1442,因为孩子会发现,原来理想的维度就是爱欲的维度,只不过它是占据了绝对优势之后可以肆无忌惮的发泄的那种爱欲,它甚至可以把这种肆无忌惮发泄的爱欲伪装成一种非爱欲非情欲,这个孩子如果发现这个秘密的话就完蛋了。所以父亲没本事,拼了命要做理想父亲的同时,一定要拼命克制你的爱欲维度,这种否定性对于孩子把握到符号律令、建构起符号学能力、思维上的反思能力、演绎理性思维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对于无脑循环的爱欲的维度所不,对于淫荡(不一定要和身体、肉体相关)这个维度能真诚的、确实的能够克制,即不能把某些理想性的规则过度的去坚持,这会变成一种变态、严酷主义、扭曲的、淫荡的,过度坚持就会陷入到爱欲里,反而让小孩无法体验到拒斥维度的力量

父亲该发火的时候能克制住,能找到另一种方式去调整,这非常有助于孩子变聪明,他能感受到有那么一种意志,是可以抑制住那个引诱他走向那种激爽的愤怒的清净力量,当然不能把清净本身当成一种追求,这种清净过度的话也会被孩子察觉到是虚假的伪装,察觉到这种毫无目的循环中也有隐秘的快感,而真正的清净就是对于这种隐秘的快感的拒绝,知道陷入到无意义的过剩的快感中是会对人造成伤害的,其实是背叛了理想化的秩序本身的,是一种无能,看上去张牙舞爪的,但在孩子看来你已经成为一种发泄的欲望的俘虏了,反而让孩子以为原来理性的秩序就是这个东西,原来这个理性秩序建构起来最终就是攒到大了我要发泄一通,就变成小便宜和大便宜了(我亏一点,最终要占到大便宜)。因此一定要意识到谦抑、克制的维度。在精神分析上,它会让主体从subject of desire进入到subject of drive,让小孩把握到实际很恐怖的维度,即willing的维度,这是无视一切其他诱惑、既有规则,它就是非常死硬的它自己的东西,”我就要我想要的东西,没有任何原因,没有任何的爱欲可以收买我”,这是一种绝对否定性的姿态,就能变为驱力的主体,这时候小孩就会学会保持安静,本来要爆发的父性权威被压抑住之后,小孩的内听觉会代偿性的扮演内在权威的角色,这个内听觉会变成一种抽象思维

学哲学必须说黑话

【一小时哲学】教哲学就是要教黑话,学哲学就是要学黑话:不存在哲学普及这回事,只存在普遍教导普通人学习真正的、彻底的、完整的、鲜活的哲学

学哲学必须说黑话,必须超出日常语言,与日常语言拉开距离。日常话语中的结构都是意识形态化的,大部分人的日常话语是一种癔症话语、歇斯底里的话语、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的话语,绝大多数话语都不是主体本人在言说,是被意识形态所俘获的、被世界上通行的谎言所欺骗的人自己并没有明确表达自己的意思,不停的自欺、被迫自欺

日常话语话语库内嵌的等级制脉络,里面用的语词都隐含了一系列的本体论、认识论预设。如果不把日常话语悬置起来,用一种不同的话语去和日常语言拉开距离,学哲学必须说黑话,但是不能用日常话语说黑词,要有能力用那些哲学术语、概念组织起自己的话语,而且是话语层面的差异,不是语言层面/语用学方面的差异

符号学(阿尔都塞主义):discourse话语就代表意识形态铺设在语言活动底层的一个纵向的结构(横向的是langue语言本身的同时性的结构化机制,空间性的网络,语言内在的语法结构,这2个都不是speach言语),横向和纵向可以说是语言的符号学结构,这个主体化后被主体所言说就是言语speach。纵向结构是通过历史的语用实践沉淀下来,把自己非历史化,就是把自己意识形态化,就是语言的意识形态化机制

超符号学四元矩阵:speach、language、discourse、lalangue。language和discourse占的非时间性,speach和lalangue占的时间性speach占着癔症主体(人类学意义上的癔症话语,具体的言语活动、说话),language对应拉康大学话语(结构主义语言学),discourse对应拉康主人话语(阶级分析,阿尔都塞,进行意识形态批判),lalangue对应分析师话语(结构把握:拉康的符号学)

词汇的通路:lalangue到speach,历时性的通道,一个陌生的黑词,从speach直接捕获后,降沉到lalangue里面去,咿呀学语,学哲学每学到一个黑词就有个奇迹般的speach返回到lalangue,具体的言说返回到咿呀学语的状态,这个词是陌生的、不知道啥意思,要在哲学家文本里再去把它合法化、重新注册。这个过程中会影响language和discourse,一般而言不影响language,但是比较糟糕的哲学家(海德格尔)会影响language、语言本身比较中立/公允的同时性结构,而绝大部分黑话会动摇discourse,discourse里就是意识形态,学习黑话体系可以动摇意识形态,因为意识形态要板结、有个功效、俘获人的心灵要让你觉得一些词/说话的规矩是天经地义、千秋万代的,如果被束缚的很紧,就会觉得以特定的方式说一些话、词、规矩,这些词和一些特定的意义对应(维特根斯坦早就说过,意义和词是两码事,符号symbol和标志sign是两码事,词不过是sign,意义可以由symbol来一个个指称)

逻辑至上主义的意识形态最终代表军事共同体的利益

一定要学黑话,而只会黑词是没用的,还要会黑语法

例子-晚期谢林体系下:根据、非根据、元根据,存在、存在者、非存在者。前3个是同个东西,都是Grund,和存在也是同个东西,不过存在用Seyn对应。晚期观念论已经在反观念论了,观念论四大家晚期都是反观念论的,康德一直有经验主义特点,费希特晚年直接自我=自我的知识学前提都不要、自我只是绝对者中介(重新变成某种斯宾诺莎主义),谢林晚期讨论的是根据问题,黑格尔根本不觉得这是观念论、后面才到自己逻辑学

例子-谢林的命题:存在不是存在者。存在是Seyn根据,根据是绝对者实存的根据,根据就是物质,物质是前符号化的,等同于前本体论的,等同于前先验框架的,等同于前存在者的,用海德格尔可以说前语言的,都是一回事,都在符号系统没有展开,代表不同哲学体系里不同的话语,但是指称同个东西,同个主题、专题、机制

你的思维不仅仅在认识世界,同时也在构造世界,把整个世界有序化、一致化,虽然是观念论的说法,思维在构造世界,但是按照后观念论的一些本体论的说法,海德格尔:是存在,存在在显现/现身/befinden/located,同样在萨特那边用positioned,定位,把自己拉到框架/符号里面。类似做题先搞一个坐标系,但是为什么不说坐标系?因为坐标系在后面,这个更原初,是前符号化的,坐标系就是个符号机制,所以要说前符号化的

“黑”词:黑只是代表其小众而已,黑词可以还原到哲学史脉络之中,可以举例子、找出在近类似语境中的替代用词,黑词就白了
“黑”语法:1、问题,在问题中实际操练黑词。2、比喻,用生活中实实在在的经验来比喻操练黑词的过程。3操演

观念论+辩证法+现象学+符号学+意识形态批判+精神分析,是西方哲学家、理论家比较通用的话语。日常生活是日常生活,只要满足日常生活就行。在智性探索时,要摆脱日常生活中具有的意识形态的癔症化的话语,要临时搭脚手架的,黑话一定要学

在哲学的斗争中,怎么可能把理解黑话、专业术语、黑词、黑语法的力量、义务拱手让出给高级理论家,都是ZZ(政治、政策?)研究室里的,70后在意识形态方面进行操盘的,统统是阿尔都塞主义者、一部分是拉克劳派的。不学这些只能跪,看不懂书

哲学普及是伪概念,不存在哲学普及这回事,只存在让普通人会哲学,不仅会哲学的词、腔调,还要会哲学的语法、问题,更重要会哲学的眼光、思路。第一步先要知道这些词,用这些词去阅读,另一方面立刻掌握语法,按照这个哲学家本人的语法来思考。你的语法是在低烈度的思辨、敏锐度、穿透性很弱的话语场里生成出来的,都是弱小的语法。康德的语法都是七拐八扭的,结构基本是一阶结构,很少有二阶结构。要习惯高阶语法、习惯辩证法,用辩证法带动你的思维、精神去运动,这些过程都是以问题为导向的,吃很多高级问题、好问题后,理解不同解问题思路后,词到语法到问题到眼光,就培养出高阶的、聪明的思维方式。然后分析问题时一眼能看出是一阶还是二阶问题、前反思、还是意识形态、形而上学问题、还是哲学路径问题、哲学家立场问题…。用眼光来挑选词,由词来构建新的问题意识,那就形成一个思路

观念论辩证法,成功、失败、张力、剩余

不用黑话去切入,回溯,走到问题的节点,感受发问者的视角、眼光、发问的方向,凭什么去发现他思路的问题。你比他更自由,你是从旁观者的位置走到思想家的位置,看到他所凝视、瞩目的角度,但你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比他看到更多,看就可以一方面理解他的思路,另一方面超越他的思路、批判、修正他的思路,甚至整个去提高、升级他的问题意识

用日常话语消解、重构(语法、 思维方式)是可以的,并且必须经得起文本考验,从文本中得到印证,但不能用日常话语进行替代。哲学一定是靠黑话建构的,后观念论运动、存在论运动都是追求自由的,这种自由一定要相对一个公共庸常话语拉开距离,用新的话语规范、说法方式、思想思维方式、想象方式、切入问题的方式、表达的方式、重构整个世界的方式来拉开距离

海德格尔:沉沦是从常人的闲言中开始沉沦的

如果认为讲黑话就懂哲学,要看黑话讲的6不6,能不能用黑话代替、解构日常话语,然后能够还原或类比到经典文本之中,转到经典文本和专题化的论域。同时黑话要具有齐整性,还要能看出类似形式逻辑,或用辩证法佐以心理体验(科耶夫、萨特都会)

学哲学从恋词癖始到恋词癖终

  • 用日常/通行话语和词汇表学哲学
    • 最终走向1字头,意识形态
    • 哲学换皮术
  • 用哲学词汇,日常话语来学习
    • 最终学形而上学(本质上是形而上和形而下的对峙,形而上的理念(哲学词汇扮演的高级理念)形成完美/辩证的秩序,去统治/解释形而下的日常世界),产出来的智慧统统都是日常话语
  • 说哲学词汇(日常词汇表缝隙中产生的,无法覆盖/把握这些机制和结构),用哲学话语
    • 在日常话语和词汇的冲突中进行一个命名
    • 恋词癖是要坚持的,而且从形而上学阶段就开始有了。爱词汇(不能停留在这),哲学化身为这些词汇,进一步爱屋及乌,为一个词铺设一个另类的世界(形而上学),为一个词铺设一个另类的生存/生命体验和历史(观念论框架),这时都把一个词升格成了Aism,就是恋词癖的意义,从恋词到一个主义只能靠主体狂热的爱
    • 从恋词,到爱上一个星丛(二元对立、三元组、四元矩阵…结构)、构造发生学辩证机制、进一步爱上一个世界(2),再进一步爱上一种生命/生存、历史(把主体放进去,世界是在生存和历史的过程中被结构出来的),这时就获得一种哲学
    • 3走向4,进一步通过实践把这个词(word是一种原初意志,铺展有序的符号学世界/结束驱力的无脑循环,开世之力)变成一种理想、口号、标杆、一段本人的命运,这就开始非哲学了。所以学哲学从恋词癖始,到恋词癖终,最终把这个词抛向绝对,要创造你人生当中你的黑话
    • 举例,毛泽东:和尚打伞无法无天,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不能通过恋词癖自恋,如果是用这些词包裹着一个渺小的我,”我”这个词是没必要爱的,每个人都有,恋词癖是恋特殊的、特定的词

爱一个词本身,爱一个符号系统里被甩出来的剩余,这个词是剩余、不可能性,大胆爱她,坚持到底,为她构造一切、甚至一个主义、变成一段事件。这和爱情一样,爱他对你许下一段诺言、情话、眼神、叮咛,推向绝对、坚持到底

恋词癖关键不能停在那边,或者是自恋

恋词癖会让你感觉是平等的,和所有思想家平等,穷人的小孩只能用大词包装自己,只要对你生存状况有好处、更自信面对生活、激起你的思考爱欲、在共同体有一席之地、小伙伴中不同的存在…,做它,这不伤害任何人,坚持到底

如果包装里一无所有,那么就是在包裹整个世界

讲哲学就是要教导群众用大词、说黑话

法律不能保护一切

群众(体力无产者和去布尔乔亚化的脑力无产者)要拿起哲学武器,至少要敢于拿起理论制高点、意识形态制高点,拿起这个武器,用大词保护自己(应当存在、不应当存在、美、善、正义,哪怕没有反思),要明白存在、本质、天性、自然、实质、根据、内容、形式…,告诉他们这些背后的把戏,这可以通过对黑格尔的哲学加以研究、批判来做到。对于不想了解的群众,可以教导他们XX主义,破除他们的幻想、敬畏、迷恋、臣服,其实这些主义是作为意识形态怪物、幽灵在戕害/伤害他们

说黑话是有意识的自我保护性的

UP主要用观念论的术语,次一级用符号学的,再次一级用生存论、现象学的术语。主要是观念论、经典哲学,观念论(“唯心”主义)是神的政治学,所以其实在讨论政治学,只不过不能直接讨论政治学,其表现形式是哲学的官方/正统性术语

首先黑话要在你的同伴中能实现交流,其次这个黑话能引导你思考,要能和思想家的语境能切合、接轨,而不是自己瞎编的,能和思想史资源、人类的精神实践(新教、加尔文意义上的运动,那些天然具有底层正义性的运动)的历史、策略结合起来

学习中跌倒

  • 自以为明白的东西,后来发现其实不懂
    • 错误的思维也能运行、转的通。一个错误的状态是可以循环的
    • 一些本来表现的没问题的秩序外,是会有一些例外、额外超出的事例来否定这个秩序的。碰到不懂的东西会感受到否定性(不是系统内部的),会察觉到一切系统/思路/思维的有限性。系统之外是有一些现象能突破这个系统内在的秩序、有限性的。犯错=探索、走出去,而且意识到不是外面的东西错了、也不是走出去的行动错了,而是原来的秩序错了、有问题,没有循环到无限,有自己的限度的
    • 察觉到自己有一种力量,就是遭遇未知的力量,你的精神、意识、生命、意志强迫你去面对这个未知。你有种能力,就是站在道理的边界上,你的思维、思考、生命体验比所有有限的系统都要大。”我原来没有被束缚,我还是自由的”,闻过则喜

学习,学着习惯适应新的秩序框架,养成这种习惯的能力,其实就是你的精神、思维、自由意志。学习可以培养自由意志,不停的从一个体系里超脱出来,了解到这个体系的有限性。养成这种能力后,能面对生活中的得失(标准体系),标准体系是有限的。我们要摆脱内在闭合的状态,人的本质就是站在一个个体系的边界上,超越这个固有的僵死的体系

在学习中跌倒,就等于在学习中探索和行走。跌倒、失败了再爬起来,恢复暂时的平衡,学习时这个暂时的平衡会告诉你,你所掌握的体系不一定是正确的,而且绝对不是绝对正确的,它有它的正确性,在你所探索的范围内这个秩序是有作用的

理论起作用不是因为精神和唯一的、神秘莫测的现实合拍了,然后说理论起作用了,这个精神终于摸到边了,不是的,永远不是摸到边,而是精神向现实敞开,只不过教科书里的是间接的现实、关于现实的一些报告,这些报告加以体系化的处理、加工、抽象化、符号化了。只要对于你的精神而言,它是具有陌生性的,感觉要再它面前跌倒、之前的道理对它不起作用,那它就是现实,现在的实际问题,用老方法、老规则解决不了,那就是现实,而且现实的出现一定会把自己问题化。因为现实真的涌现的时候,不被你之前的有限的理论所驾驭的、解决的时候,一开始就是问题,一开始就是让你跌倒的地方,你要想着怎么爬起来。现实的问题化,就向你提出一个对于生存、你要采取什么姿态,回避它逃到之前的理论体系/认识状态,还是面对它,面对它就意味着你的精神向现实敞开,这个过程中这个问题化本身会引导你,也就是现实向你的精神显现的时候,它有个最低限度上理论化,这种理论化就是表现为把你击倒,击倒你但是不让你陷下去、进入完全的懵懂无知,而是让你处在地面上,摔倒的地方还隐隐作痛,让你感受到某种力量,这种力量是超越你之前的符号系统/理论认识状态/思维水准的

现实是能让认识得到发展的,是认识发展的场所/力量。一开始肯定是否定性的发展,告诉你这些认识不行,但是现实不仅仅停留在这种否定性上,如果停留仅仅得到的是对自己的认识(否定自身),不是让你感到’我笨”,一个现实不仅仅让你感到”我笨”,会让你感到”我错了“(我所相信的之前的有限的认识的方法/思路/秩序错了)

在学习中,也是面对现实的,面对一个相对于我们自己的现实,学到陌生的理论、知识也是你的现实,你现在要面对的实际问题。所以在学习中跌倒,就是摆出了姿态,要学着习惯去面对现实,有这种积极的向现实敞开的姿态,远远好于仅在现实中跌倒

在现实中发生任何事情,摆正状态,随时习惯不停的受挫,习惯一种会给你带来慌乱的新情况、新事态、新麻烦、新问题去敞开自己,有勇气、耐心去面对、化解它,同时吸收它,吸收它对你之前的认识方法/思维方式的调整,请(现实)客回家(头脑)做主人,让它给你做顿饭吃。过程中要搭一手,帮助这个现实,它让你感到痛苦、不敢面对它,是因为它自己想去疏解它当中的问题,它是个现实的实际问题,有矛盾、有张力,它自己出了问题,需要你帮助它,你如果仅仅在里面跌倒,不想着去接纳它、帮助它、收留它、解决它自己的问题,那你自己就成了一个问题,仅在现实中跌倒,成为别人的一个现实了

在学习中跌倒,是种负责任的、自己为自己所遭遇到的新问题、新麻烦负责,不仅仅要让你负责,也赐予你力量、机会和权力,你发现之前那一套不灵了,你跌倒了,意味着你有一个权力可以按照现在面对的问题,去调整之前的那套,至少调整对之前那套的理解,或者再深一层次去修补、改善之前那套道理

在学习、现实中遇到的每个问题,虽然降临在你身上,但是实际上是这个问题自己内在有个机制,一个普遍问题在你身上的特殊化,这个问题有结构性的矛盾、张力,自己都成问题,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了,那么降临在你身上,要以一个积极的姿态去面对它,要去研究、探索。向这个问题敞开,不仅仅这个问题在你自己身上是怎么样的,而是要走出自己认识的局限,去看社会上同样有这个问题的人,去了解、认识,就可以慢慢摸索出自己的思维方式、认识方式当中有哪些是对于你所遭受的现实问题是构成性的,另一方面有普遍性、在你的思维模式之外也具有实际的发生机制。了解多了、学习多了,对社会的认识也就多一份

保持学习的姿态,学着去习惯它,忍受它,包容它,还要消化它,吸收这些问题,把它作为调整你的精神状态、调整一直以为天经地义的规则,必要情况下进行革新,换套新的思路去面对你的生活

爱欲经济学6通用的审美化性化的发生学机制

通用的审美化性化的发生学机制

    • 整个身体都是性化、审美化(现实性)
    • 羞体是性化的、美学中立(去美化的可能性,不可能性)
    • 整个身体去性化的、审美化(可能性)
      • 去性化本身依然是性化,男性身体是性化的剩余,不需要再对他性化了
    • 羞体是性化的、丑陋化(反美学化,必然性(必然性的内核是否定性,通过对符号系统的反动显现出来))

短路:phallus对应整个女体,在格式塔/拓扑学结构上是对应关系,对女体的审美是和phallus对应的。整个女体是倒置的phallus(这个器官是性化图像的原图,直接对应女体),头发是根部的毛发。为什么追求女性腿部的修长和光滑?对称关系,是阳具崇拜。马眼对应女性生殖器官,嵌套结构,这个眼钻到另个眼里是同一个眼。龟头对应女性臀部。这些器官上的几何学性状和你对女体设立的审美要求是直接对应的。只有男子有这一审美的原图(陌生的身体在成长变化,和女体的成长变化会看成同个东西,标准男权主义审美,审美上希望女体的成长方式/审美化方式和自己身上的羞体/phallus发生学的发展方式是一样的,这是种权力的塑造(你要依附于我,你只是我的一部分)),男女共享的是脸孔学(爱欲经济学4)

男孩:眼球-母乳。小孩小时候在性器发育过程中会有非常强的焦虑,这种焦虑只能得到女体上的印证
男性:balls(睾丸不可捏)-女乳(要揉捏)

所有爱欲都是不可能性驱动的

有趣的文化/时装现象,女性下装的二级性:要么穿长裙、要么穿牛仔短裤。男人可以穿大裤衩(大腿一半)。对应包皮

男根进入和女体双腿,会把这3个幻想成同质的,所以要腿修长、光滑、无毛

腿部和脚部的性化机制是不一样的,脚部的性化和美学化是可以在孩童那里发起的就,脚部意味着灵巧、灵活,成人次一级的脚会诱发孩童的好奇,脚底板会痒,通过痒觉会让她失控,代表他战胜了成人,成人的手心有意志力不会失控,是绝对掌控、压倒他的力量,而面对成人的脚他可以赢。孩童是基本没有对女性腿部的性化机制的。有些小孩对自己下体的硬化现象非常着迷,这种好奇、着迷会诱发腿部性化机制,但是这个发生学机制是直的、硬的、不会拐弯的肢体本身

  • engoyment快感genesis发生locatedness点位
    • 身体的爱欲发生是在外面的,甚至是她人体内
    • 外于我(最低限度上不可控,不受我意志的控制,所以有过早的焦虑,实际是快感的前提)。分享给她
    • 已知的状态,所以总是会有意犹未尽,快感不来自于自己,是精神快感,观察他的女伴得到了个不知道是什么的东西。有一方面男性知道他分享的快感是微不足道的、平时手撸很熟悉的东西;另一方面观察到女伴获得的是非常复杂的、非常神秘的东西,这种状况下男性处在一种嫉妒 VS 惧怕,知道女性在癔症化状态中得到比他多的东西,好像女性的快感更真实、更深沉
    • 1、会觉得自己只是工具,会走向肆虐狂
    • 2、觉得女性得到多的那部分并不是男人本身,因为自己得到的很有限,女性得到多的不同于他的快感是来自大他者、另一个超越者,不知道女性通过癔症的方式,以为女性陷入妄想症等,总之觉得大他者介入其中,给了女性更多,所以会嫉妒,觉得自己只是工具,女性自己在进行一种神秘的女性快感在满足她自己;另一方面惧怕,这种害怕意味着有个大他者在夺走他的快感,辩证法(女人获得更多,是大他者给女人更多的快感,那自己获得更少,岂不是我的快感被夺走了,如果短路就是我的快感被女性夺走了),就会感到害怕,这种恐惧会导致早泄,要从里面扯出来,因为短路后女性在夺走你的快感,所以要尽可能快,把她作为对象、工具消费掉,会妄想症化(稍微看到点女体上的刺激画面就受不了了,觉得有人要把他偷走了)
      • 大他者在这里起的作用就是无意识的短路机制,里面用的辩证法就是黑格尔法哲学里的抽象法(所有权、不法、盗窃),跑的是同个软件,极端的男权主义是注定过早结束的,因为害怕,把女性癔症化的快感想象成得到比我多 ———— 从我这里抢走
    • 爱欲发生是在内部的,我的体内
    • 内于我。来自他(癔症化,不知道为什么是这样Why is that?)
    • 女性高潮时,处在”给我!”,但是核心是她不知道要被给什么,癔症化就是处在不知道要被还予什么,因为女性是双重阉割,所以不知道还给她什么,这种不知道的状态、极端兴奋的”到底是什么,到底是什么”这种意向性牵引她的肌肉群发生痉挛、神经系统放电

判断男性和女性认同的最简单方法:判断他的快感发生点位置,是在内部还是外部。男性要克服这个,就要意识到phallus快感在生理学上只是一个神经回路/肌肉束牵引的腺体快感,和女性阴道内壁上本质上是一样的,让腺体像电容一样存储刺激,再一下子激起大肌肉群的舒展。男性要克服男权主义,就是要意识到你的phallus快感实质上inside of you,意识到这点可以让你很持久,不会有错误的想象(被偷走了)

在动物到人类的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就是性化,另一个差别就是社会化,这是个相互的并行过程,一定有符号学牵连的

女性化有口唇欲望,能让她感到I git what I want,因为我可以手淫,不用我的手,而用我的嘴(口交)。女性的代偿就是快感点位不在一个性化通路里,在其他地方,而是她整个身体,女性对内在性的代偿就是她可以整个身体都具有敏感性

哲学家、思想者可以立刻跳出性认同的僵局,撤回到先验主体性,一方面是撤回到极限的虚无,所以一切都是外在的,同时先验框架假设整个世界,所以整个世界都是内在的。既是外在的也是内在的,所以快感发生学机制既内在又外在,是超性化的,你是行动者的话,根本不会在意自己是什么性别、快感方式在内还是外,根本不会在乎,这是很恶毒的前反思的游戏,我们要跳过这个过程。后面的东西可以继续用性化的辩证法、符号学来把握,只是它和前面的爱欲发生学机制、性别认同机制是同构的、是一种辩证法的运动,不意味着后面(怎么行动、思考、文学创作、建构人际关系..)都是性化的,而是性化机制本身是一个符号学机制,后面也是遵循它特有的符号学机制,是一样的

爱欲经济学最终要走向经济政治学,而不是停留在爱欲的维度,不然就成萨特了

男权主义必然失败

LGBT+性多元主义运动和F女性主义运动,其实只要打出M+标语就行。”只有一种性别(M)存在” ———— 性多元主义与女性主义的联合之路

为什么只有一种性别(男性),且归根结底是一种空中楼台/自嗨?

Plus/+代表无法被刻板定义的性取向/性认同

一开始只有plus,人类在尚未性化的时候,只有动物学性差异,不存在人类意义上的男性,女性。而人类的本性就是符号化对sexuality进行符号性的统御,要搞个操作平台操作它,通过符号/能指/抽象语言去把控一个生物学的混乱的杂多的状态

首先要找一个原初能指,代表一种匮乏/缺失,即代表没有一种东西可以去整合plus,这个能指是phallus/阳具能指,而何为阳具在生物学上是纯偶然的。想把sexuality性差异整合起来变成N元对立的结构,得先标出第一种性别,这个标记就叫phallus,这个phallus函数标记出唯一一种性别masculine雄性/男性性。由于它不可能凭空把握它自己,它本身是无根的,为了掩盖它是无根的,它会把无根性转嫁到它的对立面上去(女性,女性没有阳具,而男性有,其实阳具并不代表什么,只是纯粹的偶然性的机制,是后来我们的力比多/爱欲经济学把大量压抑和剩余快感投射到这个器官上)

性的符号化归根结底的目的是获得一套可见可感可操作的、可投射到固定事物上(纯偶然,没有背后神秘神圣的根基,这种偶然性代表一种必然性的缺失)的爱欲控制/整合机制

所以一开始只有一个性别,男性这个性别的产生就是通过设立对立面,一个相对于它缺失某个东西/器官的对立面,其实这个不成问题,后面由于生物学的筛选使得女性的外阴不明显了,而男性的外阴变得明显,这是偶然的围绕一个东西、符号学筛选的机制。把那个你没有我有的、偶然的、多的东西代表我有某种超越性的规定,内在的爱欲整饬机制和你不一样

从一开始的plus,有一部分人(男性)说我有别人没有,从plus中硬生生割出来一个女性,男人就认为性机制是二元对立的。所以女性是用来充当对立面的,不是主动的,是被动的接受一种二元化的性秩序的。这个过程中女性是被消费品的,男权是把女性看为性欲满足的工具/对象,而男性性的爱欲归根结底是无根的,所谓可以通过我的性认同对我的爱欲进行整合、调整,其实是无力、无能的,他的爱欲永远要被甩到一个剩余/对立面的形象上去,所以女性基本上是审美/美学的维度/义务,女性来生产美,而男性以这个女性为对立面,以这种遥而不可得的美来作为他主人能指,作为他具有阳具的一个证明,”我有阳具,你有美”

阳具如何实现它的同一性?即和美结合,我的阳具是一个形而下的阳具,那如何穿越幻想变成形而上的阳具呢?这个幻想就是女性构造出来的美学幻想,女性负责生产美学幻想,而男性负责穿越幻想,即消费女性的美、侵害她、consume她,使形而下的phallus变为形而上的phallus,男性的性认同就是这样建构起来的

其实这种F-M立的二元性秩序,F是不认同的,女性是能意识到男性所依托的超越性的phallus/大他者/形而上秩序是不存在的。男性的话语都以为有一个形而上的秩序做支撑,说出来的话让他改口/不这样做很难,这是女性不能理解的原因,因为女性认识到大他者/phallus/主人能指是假的、幻想、偶然的创伤性的暴力,所以真正的女性主义者是不认同二元性秩序的,所以不认为女性本身是一个内在一致的性别

人类的性秩序:

  • M(死硬): M & F
  • m: M & F & LGBT+
  • F(M): M & F
  • f(m): M & F & LGBT+
  • F(实事求是): M+
    • 除了男人之外,剩余的那部分是不可整合的,而男人的整合归根结底也是失败的,所以其实只有+/混乱的杂多,但这个世界就是有一些人死硬的相信有一套性化秩序可以用来控制、整饬我们所有的爱欲享乐模式和自我身份认同模式
  • F(天真): +/plus
    • 自欺欺人,M,会产生二元对立的一元论phallus中心主义是现代资本主义不可避免的产物,所以其实M+不等于+,而是等于Capital+男性性对于整个性秩序的中心化是为了支撑资本主义对于爱欲经济学的中心化的整饬。而过于理想的女性主义认为这个世界上不存在男权中心秩序,而这实实在在的存在,存在在资本主义,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个世界的M就等于资本主义,它们可以说是同种东西,都是会产生二元对立的一元论中心主义符号学机制,它们的本质是一样的,同一种软件套了2个皮,Capital也是主人能指
  • LGBT+(假的,M): F & M & LGBT+
  • LGBT+(实事求是): M+
  • LGBT+(理想的): +/plus

要做的就是孤立男权分子,让他们知道这种二元对立的一元论中心男权主义想要宰制人类所有的爱欲行为,这种疯狂的努力是注定失败的,而且一开始就是失败的,需要拉一个对立面来帮他玩。gay不是来瓦解男性共同体的,反而是维持男性共同体的

这个世界上只存在1种性别,2种性姿态。1种死硬的相信自己的性认同/享乐模式具有形而上依据,找不到就找个形而下的载体来冒充,还要去找另一批没有载体的为他演戏,来让他相信他没骗自己。而那些演戏的人很懵逼,不知道怎么演,这些死硬的人就会把她们的迷茫看成一种证明,把女性不知道的状况看成女性的懦弱和无能,反而把女性看成掠夺爱欲、掠夺优势地位的对象。结果使得所有女性身上特征性的符号都会被美学化,即成为爱欲掠夺快感的对象(也就是资本性的物化?),不是因为这个东西美,而是这个东西可以证明性别差异存在,那就让死硬男权份子爽,才能获得(触碰,消费)快感,因为这种性认同是没有根基的。所以只存在一种性别M,其他都是不认同这个的。2种性姿态就是认同/服从 VS 不认同

如果突破幻想、性快感的秩序,也会不认同,因为这个对他的是一种强逼、勒索、不自由,因为他永远是消费者的姿态,永远是侵略者,把对于证明自己至关紧要的信念的义务甩到/加到别人身上去,逼迫别人来生产出这些符号/差异来供他消费、获取快感。所以只有这帮人是相信M男性性的符号学机制的,其他不认同的都属于+。所以是认同和不认同的对立,前者是有性别的,后者是不服从性化意识形态的

所以不要玩设立对立面的游戏,然后获得自己的认同。也不要真的以为是形而上的性认同,然后要有形而下的载体来支撑

所以最终的斗争就是M VS +。M是右翼,形而下的差异自己还不能生产,需要别人配合他生产

  • 正确的斗争姿态是把M中的不死硬人群争取过来,加入美学化的共同体,让他们知道身体是可以美学化的,无论什么身体都可以生产审美符号,把消费者拖进来成为共同的生产者
    • 美学化中间的标准不要MF二元标准,美学标准不要是性化的,就是plus的,没有阳刚柔美的二分
    • 要知道自我认同的核心不是形而上的,而是象征Symbolic的。所以不是用娘,帅。而是用灵性,崇高(去形而上学化),睿智,诗性的,把自我认同的核心去形而上学化
    • 例子:司马迁
    • 不能用形而上和形而下二分的姿态去建设自我认同机制,只要自我认同模式是依赖一些形而下的器官、性模式、外表、行动姿态(嗓音等),由这些导向了形而上的、先验”我”的、性的本性的话,那就还是M/F,还是换皮的男权主义游戏,还是需要一个对立面来演戏给你看的,有些LGBT骨子里还是男人,是审美消费者
  • 自我认同严格意义上讲是依靠自我审美来认同,而不是依靠对他人的审美来建构。所以女性天然有突破男权主义性化认同机制的,因为女性是自己审美自己的,不需要去审美某个男性的理想主义形象来建构自己的认同,她自己生产审美符号,感受这些符号中的差异、不一致性、涌动的鲜活的生命力,建构来自我认同,而不是性别认同。即你的审美是用来愉悦你自己的,而不是建构性别认同、让别人认同你的,而是建构自我认同。不要搞个形而下的东西隐隐涌向形而上的东西,只要坚持做自己就行了,甚至不需要某个符号来界定你自己,不需要对立面/伴侣/你爱的人的性别来建构你的性别
    • 人不需要性别认同,只要有自我意识的认同就可以了,所有爱欲的自组织都是临时的、偶然的,只是在政治经济学中,因为资本主义中心化的地位,使得男权中心是不可避免的,因为这个符号学机制是非常兼容的
    • 区别在于M和F是可以共存的,而资本主义是不行的,所以是倒错、否认的机制,而男权主义是压抑的机制,是更容易被拯救的,对应弗洛伊德,拉康的变态与压抑/神经症之间的差别
    • 所有有性认同的游戏都是男权化的,不要用性别这个形而下做载体去设想一个形而上的自我身份,由其他人做对立面来设定自我性别认同,不要玩这种认同游戏,这种认同游戏归根结底就是男性性的,突破的方法就是彻底和所有phallus中心主义机制说再见,才能真真突破男权主义,真真获得自我认同

鉴右镜

不能通过行动,只能通过理论(意识和信仰)

  • 符号学宇宙论
    • 存在的星体=符号学认同机制
      • 性别、State、地域、肤色、族/血统Race
      • Capital
    • 符号学中心不是放出能量,而是吸走符号/能指(同质化)
    • 亚里士多德模型
      • 圈层说Sphere,是最右的。越中间/核心的就越切身、直接、与生俱来,地心说:认为太阳(Capital)绕着地球(Root)转
      • 认为Capital绕着Root自我认同之根(不动的)转,太阳反而绕着它转,而且是最外围的、不太重要的,中间的圈层比如是性、权力
        • 有的自我认同之是肤色,有的是性别,有的是血统,最常见的是属于哪个民族国家
    • 哥白尼模型
      • 日心说:一切围绕太阳(Global Capital)转,无论是爱欲、享乐,还是sex、State等,归根结底都围绕Capital转,Capital自己是稳固的核心,这也是中等右的
      • 一切按照现代资本主义模式运转
      • 相对于亚里士多德模型已经算进步了,有了哥白尼式的革命,把我们的Root根从不动变为动的,我们不再是静态的观察别的东西在动,而是我们观察者在不停动,把握到Capital是惰性的、无脑循环的非常原始朴拙的力量
      • 代表人物:自由主义、经济上的自由主义
      • 当发生哥白尼式革命,会发现你的生命是Rootless的,就是现代性涌现出来了,现代化了。不是失去了你的Root,而是不再把你的Root作为一个永恒的家园,会看成一个shuttle宇宙飞船,是无根的,同时又有一个根,可以拉开距离的
    • 布鲁诺/大阿尔伯特模型
      • 去中心化:宇宙是无限的,所以宇宙无中心,或者说每个东西都可以说自己是中心,是廉价的中心
      • 好像世界没有中心,矛盾就全解决了,好像Capital无限循环运动就不存在了,反而遮蔽了Capital是主导性的(引力场是它铺设的)
      • 对应:后现代去中心化小将(安那其)。轻右的,可以争取。但是他们想要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而不去行动,通过符号学视角的切换,当鸵鸟把头埋到地里,以为就都解决了
      • 预设大他者存在,只不过它不知道自己是无限的、无中心的大他者,而不是闭合的
      • 实际对他们来说临时的中心就是Capital,就是Capital变成后现代的符号学背景,不再是具体被围绕的东西,而是Capital本身变成场域了,但他们会认为虽然是rootless的,依然是有罪/邪恶的,因为依然使得一切符号学意义/价值都耗散掉,而且速度更快,不需要再让它围绕某个中心(股票、期货、地产)去运转了
      • 所以他们最喜欢的宇宙观就是热寂,万事万物自己耗散掉、快速旋转,没有东西是真正的吸走能量的邪恶中心,但是一切事物在背景(Capital)中慢慢耗散。可以说他们把Capital看成了以太,一种背景性的介质,一切事物都要在以太中传播、耗散掉
    • 爱因斯坦模型
      • 广义相对论模型,根本没有旋转运动、没有围绕,看上去像是围绕,其实是在引力场里做直线运动,我们观察者看起来是在旋转,是因为空间被扭曲了。根本没有围绕/旋转发生过
      • 与布鲁诺模型的区别
        • 布鲁诺模型还是绝对时空观,还预设绝对的符号学背景,这个绝对符号学背景下在发生星体的相互关系,尽管符号学背景是无限大的,但还是预设它的存在
        • 广义相对论模型里,没有围绕发生过(无条件的中心化不存在),只是符号学空间被扭曲了。符号学空间就是人的内在意识/共同体的语言
        • 这里符号学空间本身不存在、背景性的空间本身不存在,不存在大他者,共同体的语言/人的内在意识/主体性(纯无,唯一的就是使这个结构能临时的设立出来)不存在,不能预设有个背景性的场在那边
      • 那这些场哪里来的?广义相对论告诉你物质和空间是一码事,只不过物质是扭曲的空间,而空间是理想化的基本度量单元/平整的空间
        • 物质/星体就是符号学认同机制,比如Capital、Root。星体的存在能产生一个引力场,好像在吸引别人,归根结底其实就是空间扭曲
        • 语言使用/符号使用频繁集中的地方,就会形成一个引力势,就会使得空间扭曲,周期空间的其他东西就好像在围绕着它转
        • 比如Capital是太阳,某个Root(比如性认同)在围绕它转,那为什么我们会觉得现在的性认同都是资本化的?不是因为真的围绕它在旋转,而是因为Capital本身不是个实在性的东西 ,Capital是个符号机制,只不过扭曲了周围的语言空间、语用学群体习惯,周围的空间陷进去了,而性认同符号学(男/女/男子气/帅/性感/美/勇敢/贤淑等)星丛在经过这个话语场的时候,它实际在走最快距离通过引力场,但是我们就会体验到它好像在围绕Capital转,好像被引力场俘获了,因为这边的语用学空间是扭曲的
      • “当我们胜利之时,资本主义从未存在,从来没有一个Capital做符号学中心有东西围绕它转,甚至Capital都从未存在”,因为当我们胜利时,所有人把握符号学机制的方式就是广义相对论意义上的方式。根本没有绕着Capital转,只是Capital作为特定的语用学临时范式扭曲了周围的语用学空间,大家围绕它说话的习惯被它扭曲了,以为这种说话才是本本真真的正确的话,把符号学背景性的语言的场域扭曲了,才会觉得绕着它转,其实其他符号学机制作为星体依然以最快路径穿越这个引力场
        • 比如有个圆坑,从边上射弹珠,会沿着坑路径转一下出去,而如果射的不够快,就可能会绕着绕着进坑了,就是资本化了。比如一些文化符号、古玩字画
        • 但是无论如何它不是围绕某个实体化的Capital,不存在一个实体性的Capital,只是一个语用场的坍缩,只是人类的符号学使用习惯、人类说话方式的一种倾向性。只不过这种倾向性/习惯性可以最大速率的促进其他符号学机制和异质性的分配,具体的就需要拓展到主体性的维度和异质性他者的维度、生产所遭遇到的异质性和创伤的维度
        • 为什么这种扭曲是不可避免的?因为有一种矛盾是不可避免的,这种不可避免的矛盾会使得这样空间化大型的场展开出来,这个矛盾就是阶级矛盾

分哲不配自居”分析”

分析哲学虽不配称为”哲学”,但更不配自居”分析”

2333和24是分哲的形而上学星丛,3224是分哲隐秘的观念论起源,由于维特根斯坦把早期维特根斯坦克服了,所以从庸俗反形而上学的星丛里继承过来的整个分哲运动是前观念论水准的形而上学盲动,对自己构建的形而上学框架和逻辑框架绝大部分从业人口是不反思的

3字头才算哲学,2字头是形而上学信仰,进行话语的生产,1字头就是意识形态

哲学永远不仅仅是哲学本身,哲学是二阶的哲学,最重要的是要反思哲学本身。一方面要变成哲学史/问题史/人格史/精神史研究,另一方面是作为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所关心的是一切,这些意味着整个世界、整个人生、所有的信仰信念,同时自己起到什么作用,处于什么位置。所以大型信仰共同体都需要哲学做它的护教学(辩护,诠释),政治/爱欲/信仰/游戏/人际/职业等维度都是它的一部分

现代的分析哲学基本是自然科学共同体的护教学。不敢挑战它,是发钱养着分哲的,护教学占了一个哲学的名头。但是现代金融资产阶级可见的危机,可能几年后美国的自然科学共同体内在的意识形态也是要发生激烈的碰撞的,只不过现在还有钱。对分哲来说professionality专业性是大于反思的,是他们吃饭的基础,这个批判是不够彻底的

分哲最不名副其实的不是不配称之为哲学,而是分哲根本不分析哲学本身。不需要继承哲学史遗产,不需要跳过前人摔倒的坑,只要继承庸俗的可以上手用的即可(比如数理逻辑),也不分析问题史/思想史来源,不在乎哲学的问题是从哪里来的,会曲解他的对手。所有分析用来用去还是一阶谓词逻辑,没有反思、没有悬置、没有回到第一人称明证性,不相信有理解、领会,只相信机械的操作原则,在里面观察获得结论

另一方面,分析哲学家不分析自己的分析哲学从哪里来,作为一个哲学活动、生活方式的分析哲学,没有反思过。钱从哪里来的?大学话语建制豢养/资助,能成为一个职业,可以让智性知识分子以学术的方式合法的抱成团。共同体享有的智性权威哪里来的?冒领的,这个哲学根本不关注人的生存,只关注人的话语,现在社会最该分析的两种话语,意识形态(大传媒公司/美国发全球性通稿)和背后是什么?(globol finaical capitalism,真正金主),还有学术话语/大学话语S2(期刊,教职,学位,经费,项目,学术派系),是分哲吃饭的共同体基本游戏规则。虽然对平民的癔症话语做了些努力去纠正,诊断里面结构性的问题,但是没有系统性的使自己的话语成为一种分析话语、成为一种运动,无法和精神分析一样摆脱官方的资助方式

精神分析运动真正成了分析师话语,而分析哲学沦落为大学话语,因为它试图诊断平民的癔症化话语(被意识形态俘获的,但是内在有创伤性,不知道自己相信的是什么。消费主义/男权主义/文化多元主义/原教旨主义..),但是非常微弱,没有成为运动,因为它被豢养了。根本上它的话语是由主人能指驱动的,归根结底主人能指就是美元,所以只能作为为主人能指的创伤性撕裂做缝合的大学话语,所以分哲是由主人话语所派生的大学话语,打着旗号告诉众人各式各样的问题有人在诊断、分析、思考,是伪装成分析话语的大学话语不具有分析性

作为生存方式,不仅需要建制的资助,还需要智性权威共同体,还需要人。分哲没有分析自己的内部人口构成,一般必须会英语(语法(超到语用学)),会一阶谓词逻辑(本科水平基本数理素养,提供逻辑(超到辩证法)、科学常识、(实证主义/自然主义)科学主义信仰(要有自己本体论探索能力、有自己发展的批判性的科学史)),是入门门槛。分析哲学再强化这些,会导致这门学科缺乏反思性。强化一阶谓词逻辑称王、修补模态逻辑、直觉主义逻辑,语法通过突破等级制(用到点辩证法)做中介走向比较活的语用主义,这种最后走向常识感、公共价值体系/基本价值,这些不怎么反思了,然后用这个做它的社会哲学、文化哲学、政治哲学。在本体论上很孱弱,由于始终作为大学话语,要学术界整体豢养(经济、认同),这些人没有敢于突破自己职业认同的。这些科班培养出来的人没有严肃性、焦急性、痛苦的创伤让他们进入观念论阶段,他们进入不了世界之夜、先验主体性。绝大部分是没有能力突破到观念论/现象学/存在论/实存论水准的本体论,更不用说后面的符号学水准本体论。无法用反思性、批判性的、整体性普遍性的本体论去代替科学常识、科学主义信仰里架设的无本体论的伦理学里的、幼稚的自以为无本体论的形而上学架设、是学架设。所以分析哲学在它的学术人口构成上、定向培养上,完全丧失了它的哲学功能

分哲分哲没有普遍的关怀,这些人口只是为了在学术共同体里讨口饭吃,能做人上人就很满意了,没有普遍性的关怀。这些人不是爱智慧的人(毕达哥拉斯,塑造共同体、共同信仰/认同,然后把这种生活方式普遍化;苏格拉底更不用说了)。Polis不要理解为政治,而是共同体的交往/生活方式,哲学是对Polis有普遍关怀的,对于共同体所有人和他自己的生活方式都要关怀。哲学是处在神话(和理性冲突,反过来辩证的生出理性,习俗/神话/迷思,代表荒谬、不可理解性、非理性)和城邦伦理(部分理性,实践理性)、命运(个人、共同体)中要去把握、领会、反思的,哲学是很普遍的关怀。最终哲学是要关怀自己,爱智慧,反思自己、分析自己和其他的相互关联

分析哲学篡夺的是分析性,他们毫无分析性。完全睁眼瞎、它的突然近在咫尺,就在英美。分析金融资本主义了么?分析美国QE了么?分析它的意识形态霸权了么?分析它对南美的一些运动的摧残么?分析它对整个人类和平的威胁了么?分析它一整套错误的价值观和信仰了么?分析它学术体系内在的灰暗、肮脏、近亲繁殖的、种族主义的一系列现象了么?作为布尔乔亚,是可以把哲学作为一个爱好,有这个资本。但就生活方式和符号系统的关系来讲,我们永远不是一个共同体,而且他们有个哲普的幻想,还想戕害多少心灵?还想代表一种大学话语让多少心灵闭合起来?

作为意识形态的分析哲学,还有必要或资格自称自己是分析的or哲学的?

四元矩阵:意识形态 - Politics - 哲学 -科学

分析哲学配占哪一个?分析意识形态么?有没思考过自己可能的意识形态化么?首先在逻辑上完全拒斥整个辩证法,众所周知,没有辩证法符号系统是不能物质化的(如何使得一套理论/概念体系变成对实践具有指导意义、走向实践/关怀/决策,一定要辩证化,因为符号系统是僵死的,现实是充满异质性的),而分哲在认识论框架里拒斥辩证法,不给它方法论地位,也不分析主体性、自身性、能动性。分哲意识形态化了,导致讨论心灵、意识/精神现象的时候,统统都直接援引一套科学主义化的神经生理学范式,完全是庸俗的实在论。如果不承认先验主义和实在论之间的基本张力、不承认逻辑系统/符号学框架/概念体系/概念性关系和发生、辩证、历史性过程、现实过程本身的张力的话,不承认、允诺、不敞开的话,那肯定是意识形态化的,绝对是学术异化的。自称对意识形态有批判力、洞察力、诊断力、分析力,但是你自己的意识形态化危险有没有去面对它?专题化把握它?

意识形态是四元矩阵里最弱小的,阿尔都塞明确说了意识形态的发生学机制,后面拉克劳、齐泽克明确告诉了现代时代的二阶意识形态的发生学机制,很好驾驭,但是分哲根本没有专题化,因为根本不想去反思、批判,如果一反思、批判,会发现自己已经是烂的不行了,整个都得推到重来。如果不穿透意识形态迷瘴的话,会发现根本没资格讨论Politics,哲学如果没有自己的自反性的意识形态学,没有资格探讨Politics,因为根本无能去戳破一些去depoliticization的幌子(比如环保主义),很多Politics里的现实矛盾会被意识形态掩盖、被意识形态的机制去政治化

分析哲学是在作为意识形态的科学这里的,在这四元矩阵里意识形态和科学的短路的之间,分析哲学是实证科学所甩出来的意识形态剩余,它的极端特征是depoliticization almost everything, at least itself,他们的政治哲学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政治哲学,已经不是阶级斗争上的政治哲学,是票池子意义上的政治哲学,根本没有意识形态突破,停留在盎格鲁撒克逊的新自由主义民主的范式里,或者有城邦的自恋的思维

就像梅洛庞蒂在辩证法的历险里描述马克思:这样的人不是拿着航图在驾驶,而是在看海景、星空上的星图,不停的测算、调整。但是我们要架构体系,不停的构造我们的意识形态学、我们自己的策略、方法、信仰,而且要努力的追求我们生存本身

哲学性本身已经意识形态化很严重了,在现代哲学性本身已经某种意义上是大学话语了,很明显发生在分析哲学上,要救的是”分析”,政治经济学分析、爱欲分析、精神分析、现象学分析、本体论分析、存在论分析、辩证法分析、现实的分析、时局的分析、家庭关系的分析、人际关系的分析、情感状态的分析,哲学本身的分析、一切的分析,要拯救的是分析性

光有钱没有用

要成为产业领袖,需要:

  • 时间
    • 可以普遍化把自己说成唯一,极化
      • 要闲:躺平、啃老、三和大神,走向极端空闲自由主义。会使你失去钱、人脉、技能、爱欲
      • 时间焦虑:人生要占满了,拼了命把所有时间都用来做事情。一般是已经成功了的小老板、人格化了的小规模资本。会使你失去健康
    • 最重要的,时间就是生命,倒计时
    • 有时间才能发展其他要素,可以有游戏性满足
  • 健康
    • 可以普遍化把自己说成唯一,极化
      • 身体的舒适/强健有力:过分追求健康,健康餐、运动锻炼,太围绕身体状态。一般是较成功的状态
      • 病理化:整个人生要去治病,所有人生都围绕着他的病。是失衡状态
    • 第二重要,可恢复/回血,对时间有促进作用
    • 会产生性爱上的满足
    • 可以普遍化把自己说成唯一,极化
      • :没时间学习、竞争力越来越弱,为了求稳拼命保住饭碗
      • :博弈、杠杆。更会往这里极化,即金融资产阶级化,无论贫富,归根结底是时间的问题
      • 爱欲贯注到这里是最常见的,因为是通用资源调配符号,但是只能换物化的东西。钱和时间亲缘性相对较高,因为钱可以在雇佣市场雇佣别人给你干活,但是还要二阶的管理、评判
    • 第三重要,不仅仅可恢复,还是最通用符号
    • 会产生消费上的满足
  • 人际关系
    • 可以普遍化把自己说成唯一,极化
      • 圈子封闭化:一套世界价值观里循环,是有依附关系的,会有森严的等级制。有前现代化风险
      • 圈子过分敞开/陌生化:单打独斗,只能依赖亲族关系。有生存论/现代性危机
    • 最后的,以上4个是成功的客观条件,能发起产业,让你人生脱离被雇佣状态,让你相对自由的命运决定在自己之手
      • 最后要反对资本主义的雇佣制,自己还脱离不了,不能拉开距离,还是受限制于这个,人生样态/形态还是完全受它塑造的,怎么来做任何事情来对它进行反思
      • 马克思、列宁、斯大林、托洛茨基在做事时不会是被雇佣状态,或者是他们的一个伪装的身份
      • 归根结底没有雇佣和被雇佣关系,只有普遍的金钱/资本的符号系统对人的奴役,雇佣/被雇佣二元关系是忽悠人的,无论是哪方都是被奴役的。这个概念不是谁创造的,是历史物质生产过程中辩证法演进出来的,资本主义不是被人创造的,是人异化出来的
      • 不可能完全脱离这种异化状态,但是可以积攒这4种符号出来瞄准这个异化状态。尽可能获取这4种符号,否则就是资敌,要尽可能脱离被雇佣状态
    • 会产生认同上的满足
  • 爱欲(良性驱动,指向发展上升的野心)
    • 会使你偏单一化思考,容易使得你的人生追求单一化。如果没有理性驾驭它,生活状态会陷入前4种
    • 比如就想要钱,或者就想要时间(事业单位-闲)、或健康(美食、休闲、旅游、健身、文艺,推到极致就是享乐)、或人际关系(海王、海后),这4种东西/符号都是需要彼此兑换
    • 发起性/设定性、超脱性的爱欲,能让你脱离僵死的循环,另一方面可以让你设定自己的循环
    • 缺了爱欲就是被阉割
  • 能力(理性能力,和爱欲是拮抗关系)
    • 避免爱欲极化
    • 体系化。要有方略、步骤
    • 缺了理性就是被愚化

孩童缺乏爱欲的设定能力,也缺乏避免极化和体系化。如果爱欲总是在不停逃离、避免,会癔症化,想要超脱各式痛苦、不停兜兜转转,上面4种都可以用来换爱欲,也都可以换理性

996去工作,没有健康、时间、人机关系,最后只有钱,什么都不能做。可以去消费满足爱欲,让你有超脱感,觉得生命还是有价值感,可以攒钱、买房。在钱上不停堆积,人脉是圈子里的劣质人脉(同化的),只会有别人盯上他们,因为是肥羊,比如婚恋公司、博彩公司,用爱欲的设定力量就可以把他们干掉,或者用体系化的爱欲设定能力:抽卡(等级制)。因为他们在爱欲上是破产的、被阉割的,即爱欲是无法自己满足自己的,自己不具有爱欲的设定能力,只有逃脱,要别人给他设定,告诉他什么是好的、爽的、过瘾的。也会进入金融投机,就算赚了很多,也不是资本家,除了钱其他什么都没有,最后会变成寄生性的无产阶级,但他们在自我认同上认为自己是资本家,所以在意识形态上他们确实是布尔乔亚

比较好的状态是在爱欲和理性的调和状态下,自己设定爱欲、铺设体系化的行动方案,前4种都要有,比较好的状态是:

  • 时间
    • 空闲时间:自我发展,补齐其他要素短板,学习。是自由的、比较适宜、放松的、精神压力不紧张、有意义的
    • 不空闲时间:高效的、体系化的推进整个计划。共同事业的时间,整个共同计划是你自己的意志,而不是老板/领导/单位/父母的意志,这个体系是你自己设立或认同的。可以增加要素,见缝插针的改善你每个环节,要思考,爱欲和理性看情况来用,头脑中要有计划、随机应变
    • 脱离雇佣状态:时间就是不停行动的循环,休息-发展你的事业,你的人生就是你的行动,兼顾其他要素,木桶效应让板一样齐,追求某个要素太凸出/过度会极端化、病理化。眼光要长远,是要让你的事业不停升级的、影响更多人的,人生即事业是你的主线任务,这个主线任务就是你自己设定的
      • 这种情况下你的爱欲、情感都是筹码,不能再去浪费,你的爱、渴望、欲望是筹码、是很昂贵的东西,是燃料
      • 这种情况你的匮乏不是缺乏满足,而是缺乏欲望。欲望的再生产光靠反复刺激是没用的,会越来越匮乏、虚弱、没意思,要靠学习、理性、恢复木桶的平衡,这种情况下没人会透支自己的欲望,因为很宝贵(和审美符号、肢体接触的亲密感、刺激感,你的欲望贵的多,你的欲望可以让你看书、和不愿意打交道的人打交道、支撑你忍受痛苦/彷徨/无奈,克服后悔,不断变成更厉害、更有行动力的人),是某种你的精粹、精神的原力,把这个浪费了还要损失金钱、时间、健康,太愚蠢了
      • 很多人还是没有过上自己的人生,你精神上所有的力量都是你自己的力量
  • 健康
    • 身体上半透支:因为敌人是全透支的,小资本家(资产500~2000W,意识形态和布尔乔亚会有重叠,但也可能是前现代农民、教士、有迷信)是标准透支、6个要素拉满的,所以要赢他们一定要半透支
      • 我们的半透支是要素平衡状态,人更像是人、发展的人、活生生的人
      • 血条不满(利用回血力,身体的恢复力),但在最保守的斩杀线以上
      • 饮食、性生活都要注重,不能过度化,但也得有,对你的理性、爱欲有维持,它们都是千丝万缕的关系
    • 精神上富裕/多余:比别人更健康、甚至可以影响别人、拉别人出来。理性化的爱欲更充沛,要素齐全后会油然而生出一种力量。要么用爱欲(人格魅力打动别人),要么用理性(给别人指明方向),一定要有同伴
      • 蓝是满的,还可以给别人加蓝(从匮乏状态出来)
      • 爱欲不要自循环,要去拉其他要素,用理性把这些要素平衡,可以有计划有秩序的试错、推进行动。战争阴影,要去趟地图,点技能点数
    • 有基本兜底(不仅自己,还可以把别人拉起来),有限的不危险的负债状态,良好的信用状态。不会因为这个影响其他要素
    • 学习资本主义的运行模式、理论,总结规律(怎么流动、增值、汇聚、被少数人吸走),观察和思考各种产业、信贷状况、国际时局变动(生态),这可以让你获得拉开距离的能力,可以和手上的钱拉开距离,否则尤其容易陷入、奴化。等你有钱会有很多人盯着(父母、妻儿),因为钱不仅是一般等价物、还是一般等价符号,可以换取别的符号(美色、权力、精神满足、自我安定感、健康、时间、欲望)
      • 政治经济学框架下把握脉络,其他种类经济学也可以学习,还有钱和地缘政治的关系,不仅国际视野、国家视野,还有当地视野,比如那些产业是蓝海、红海
      • 这是个经营活动,不仅经营产业、牟利,是经营你的人生、你的事业
      • 要把它理论化、理性化,不能把它道德化(也是理性化的一个环节,不能突破道德底线),理性化意味着要把它当做一个政治看待,只不过是个微观政治,里面有权力博弈,是让你成为政治经济学理论家:能摸清楚它的脉络、周期型的脉动,除了经济现象,还有每份钱对于具体人的支配是什么状态,现实本身的生存境况/内在张力在花钱的时候都向你显现,花钱和挣钱的时候都不仅仅看到钱,花钱看到整个社会关系网络,赚钱看到整个社会符号交流的特点/氛围,你要闪转腾挪还是站住根基。不仅仅是钱的问题,而是掌握/适应社会规则、想办法创造新的符号学实践/行动方式,是每个人生存的姿态/抉择,活生生的生活重大事件中不可避免的矛盾,最后才外显/普遍化统一为金钱数字,在花钱赚钱时要看到到底什么机制促成了这种普遍化,最后只能以钱的方式解决问题、抹平矛盾和创伤
      • 哪里有信息差,哪里有决策/判断失误,团队里那些思想过激、过于理想、过于保守,都要去总结、思考
      • 要看清楚你要的是什么,每一次看的是有限的,抵达那个边界的时候要进一步拓展,不要怕,你不想的时候才是有限的,去想的时候就已经突破了,拿了钱要去干什么、那个又是为了什么,在这么想的时候就已经突破了,跳出那个框框了,因为你已经中介了它了,不仅仅是被钱俘获的,就不是直接的钱要更多的钱了
  • 人脉
    • 陌生的:默认让路给你走,让你的行动存在、让发生,否则就是灭顶之灾。有些地方不能走就只能迂回。法律和重要的主流道德。要让陌生人原意让路给你走
    • 同伴:寻求同伴,互助状态、信任状态,信任要靠现实的理念认同(实践验证的),在你的意志帮助下能行动,可能在意志(爱欲)或理智上有问题/缺陷,可用、安全即可。这不能靠个人喜恶。同伴之间要有你自己的文化(中心化色彩)。首先是现代的,其次是较包容的、是平等的,最后是对外一致的,当然是要合法存在
      • 同伴一定是结构化的,有分工的,互有长短,不可能一个人是全能
      • UP是体系行动者、列宁主义者,所以全能的人一定是中心化的,中心化意味着是有门槛的,有些人是不适合的
  • 爱欲
    • 正收支,可以外显成现实,有了爱欲才会有创造一个可以自我维持、发展的现实的欲望,这个现实里人、钱、权、物、社会意义、文化价值都是有的,是个丰满的现实,社会中实实在在的
  • 理智
    • 保持匮乏的状态(欲求more),意味着能构造开放的、有批判力的理论,否则就无法用你的理论把你建构的现实体系去拉开距离,可以堕入到现实的某些要素中(钱、人际、情感..)

这6个要素就是你要作为行动者、发起自己的事业,创造真正的社会现实,推动真真的社会变化。要从被雇佣的状态中摆脱出来,通过6个要素的发展摆脱被雇佣状态,进一步进入行动状态,,创造你自己的社会现实、改善社会状况。这个过程中影响了他人,也丰富/提升了自己,就是活成你自己,就可以说自己是个行动者

脱离被雇佣状态去行动,在我国的合法形式肯定是公司法人性的,中间肯定会有雇佣、拿走他剩余价值的过程,但作为行动者要意识到,最终是奔着最高理想去的,让你的社会现实改善社会现状,往共同富裕的最高理想去的,把各要素集中起来是有目的的,否则就是个体户,无法实现规模。目的不是使钱增值,是使你们小共同体创造的现实可以茁壮成长、扩大影响,所以UP认为这个过程需要是中心化的,如果是去中心化把赚到的钱平分,那就是小农个体户/小手工业者,是无力的。集中是必然的。现在合法存在的就是办公司,没钱寸步难行。有能力就去脱离,没能力就去积攒

成立公司、雇佣人就是脏手,但是要知道,被雇佣的人去别处,雇佣制也一样没有丝毫影响,对现行社会状况一样。这不是手脏,是整体的市场规则,不可能置身事外的。不赚钱交个朋友,人脉只是六要素之一,不就是玩Cosplay、搞虚幻认同,这是UP认为比较恰当的途径,也是有人在走的。你的产品有文化价值、符号价值,市场上就是这样的,在你没能力、不知道怎么去调整市场规则的时候,没有资格,而且是受它规制的,这是现实。只不过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是使得六个要素平衡发展的,并且促进我们的同伴、朋友也能在我们共同体里得到发展。这不是被迫成为,是主动成为,没有别的路可走。要使得国家往好的方向发展、上面设定的秩序在下面得到良好落实、追求共同富裕、使已经走偏的过分异化的市场秩序得到一定的理念上、观念上的纠正/协调,就是要去扩大影响、发声,否则怎么让别人说话

光搞金融是没有的,只有钱,要活得像人民的样子、主人翁的样子,活成自己可以决定自己命运的人。不要盯着一个要素去追求,追求要多元化,多个要素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个失衡过头就完蛋了

对于骨子里不认同发展方向的人,要按照外人的规则对待他,就是谋份饭吃,那就是给开工资。认同是要实践的,是有门槛的,不是无条件的

文化先行,促进共同富裕。UP认为最关键的问题是人才,而不是钱

UP只是告诉你,带点理想去创业,带点理性、热情(合起来就是理想)去创业,带点理想去创造现实。很多人没有想过办企业,扩大规模去使得社会文化得到调整,当然主流意识是最重要的,首先不要想那么远,要改变社会,先帮你的同伴摆脱被奴役/压迫/勒索的状态。做这个是完全合规合法的,但是目光要长远,首先要表明的你理想更能在现实中生存下来,虽然弱小、脆弱,但是能活、能发展、能长大。首先要比现状更好,然后还能活,让他们用脚跳票,到你的公司来,他们才会信你

缺钱去挣钱;缺朋友交朋友;没时间去协调你的工作状态;没有健康去休息、锻炼;没有理论去学习;没有爱欲,只要学习了、面对现实,自然而然有行动的意志、爱欲,在理论和现实的张力之中就不停会有野心、意志力生成出来。缺什么补什么。其中理论和爱欲较重要,然后再去补另外4个、有理论去实践。内卷只能获得一种符号,钱,让你的其他要素都受损

父系血脉传承那点破事

有志青年,不要总关心”父系血脉”能不能传承的那点破事

传殖主义是意识形态,根源是人类宗教活动的意识形态,认为灵魂性的要素是可以通过血肉来传的,本身有对父姓的身体进行圣体化去崇拜,是一种精神病理化状态,认为父系血脉传播的时候里面蕴含了某些不一样的东西,所谓传”香火”,背后好像有一个旧约的愤怒的上帝,随时随地有一种威压/赏罚/神威,会让你觉得要遗传后代、是男人的责任、而且一定要有我的基因,因为里面包含了灵性的东西(其实是让你恐怖/诡异的东西)

如果不是认为父系血统传承下来一个神秘的力量,那可能是另一方面,可能考虑你和你的伴侣之间的性关系之间有隔痕/裂隙,但是你把这个问题抛掷到下一代,比如下一代小孩必须是我的血脉,实际你们之间没有事实上的爱情,这时候你幻想有一个爱情、完满的状态、可以接受的局面,那就是我小孩得是我的种,再不济我可以建构一个父系权威出来,从我开始。虽然我的性关系失败了,和伴侣之间的爱情不够强烈/激烈、不够让我感到和她之间的关系是可以突破社会各个框架对我的束缚,那就会幻想,我和我的小孩结成一个父子/女共同体,这种情况下我的孩子绝对忠诚于我,因为他是我的种,这种情况就获得了另外一种幻想,社会施加于你的枷锁没了,在你和你孩子的关系里有一种绝对的信任、私权自治的小空间/小权利结构起来了,在其实是在向前现代返祖,也是种症状,是现代性的本真主义的返祖,这种人甚至会幻想自己和小孩是开明的关系、我是导师引导小孩茁壮成长,但是还是会关注和他的遗传后代的关系,因为你要和你的后代之间建构这种你所幻想的绝对融洽、良好的关系的时候,那个有可能背叛你/在你看来不是自己人的伴侣不要过来干涉,那她至少要在父系血缘的方面臣服,哪怕是个荒谬无意义的东西。”女人你就得认我父系的血脉,对我保持忠诚,就是得让出空间,让我来决定我和我的后代亲子关系的主旋律是我来拍板的,你女人是没有资格的”,这样就避免了亲子关系的最低限度社会化,或者在亲子关系最低限度社会化的家庭化的时候,女人的发言权是附属于男人的,这都是向前现代返祖/反动的,男人要决定他的父姓角色,要最低限度有个荒谬,这个荒谬得让女人来主动的承认,”亲爱的,怎么会不是你的种呢,肯定是你的种,你要好好对待我们母子两个”,那男人就可以说”好,我负责经济、家庭总战略,其他可以安稳的放权给你,孩子平时你带,但是孩子有什么困惑/大事的时候我来拍板”,因为已经投名状了,女人对父权制的血统稳定性的臣服就是投名状,至少承认男人的权力是主导性的,背后社会有一整套所谓公序良俗、社会法律在支撑着,这也是现代性,某种意义上是父系社会原子家庭结构的必要承担的东西。你要说服自己不要有遗传后代的观念的话,很难,因为不仅仅是带个绿帽子、对妻子的信任、对小孩的疼爱,你损失的不仅仅是个男权主义表象,损失的是整个男权社会给你构筑起来的权力网络,你可以以父亲的口吻要求子女怎么样,你损失的是整个正统性、统治权。这是最低限度的荒谬,现实是要在整个体系、法权关系上、家族文化传承、社会普遍的道德评价上都维护这个东西的,这是个暴力,但是你要意识到这个的作用功能仅仅在于使得整个社会符号化、秩序化起来,并没有额外神秘的东西、神秘化,这还不够,你意识到这样做对你有利、能让你发号施令、对你整个家庭在社会上的博弈是不得不走的一步,那就要承认这点,越承认越理解越弄清楚各种变化有什么代价,计算了收益和支出、对你生命历程的人生走向的影响后,就自然而然破解掉了,比如西方大布尔乔亚,会领养很多小孩,这并不重要

确实社会现实会鼓励一个男权家长对孩子有血缘/血统要求,最好是婚生子,但是最好不要搞亲子鉴定、留有一定的余地。父系权威的维持是一个符号学拟制,就是讲故事讲出来的,本身是荒谬的东西,生物学偶然性的东西,没有任何意义。但是社会秩序恰恰要建基在这个偶然性上,你要看清楚由这个偶然性出发,建基出来的社会秩序在现实中对你的利益有什么影响,如果都想清楚了,就面对这个现实。你要清楚你拿到的血缘关系只是个契机、筹码、初始状态,不代表你最后会赢,现代状况下人们服从血统论恰恰就是人们不相信它,但是它有用,现在的局面、权力分配格局是这样建构起来的

你的人生成就不仅在此

如果他们还在玩这种生殖游戏,他们只是符号学动物。要看到的是这种血缘关系背后有个权力网络、利益网络、道德评价网络只是会影响你做事情而已,比如有血缘的在你集团内部变为继承人,因为绝大多数人还是相信血缘的,不相信思想忠诚关系,比如你拥趸的90%相信血缘,那你就还得受制于这个东西,这是一个成熟的人在普遍反思维度不高的社会下要面对的社会现实而已,比如继承人,我重视他不是因为有血缘,古代皇帝弑父的不知道有多少,在权力/结构主义的符号学态势面前都是虚的,它本身没有意义,它的意义是在这个符号网络里由于结构主义差异定义出来的,会有很多人相信,比如你是集团领袖,那就得有血脉继承人,而不是因为遗传后代,如果继承人培养起来不像个人样,那给你笔钱出国玩去吧,这辈子别来找我,相当于基本断绝父子关系了,然后立遗嘱”财产里的0.001%给我小孩将来白手起家、或者过完他无聊无耻的一生,滚蛋,其他的和他没关系”。人生在世,重要的是你的精神遗产、你的事业、你的成就、对世界带来的改变(希望也好、绝望也好)、你所推动/引领的趋势/潮流,这是最重要的。政治人物最终都会关心他的政治遗产,那代表他最真实的生命,他注册在整个世界、历史、本体论里的最重要的,这才是最重要的。为什么有的政治人物会重视家庭遗产?因为他的政治理想/意识形态中重视家族,所以才重视血缘继承制的遗产。但是真正的政治人物更重视对世界的推动进步、普遍主义、解放性的伟大政治计划

你要想你是什么?你不就是你父亲的傀儡么,你的存在就变成你父亲血脉的傀儡了么,你的姓氏、投胎在这个家庭只是很偶然的事件而已。如果你有强烈意志,你不会在乎他是不是你的生理学后代/遗传学后代,你会在乎他认不认同你意志、能不能做你接班人,他不会因为血缘天然的成为你的接班人,他要通过理念上的认同、你放心他的政治/决策/运筹帷幄/统御的能力,才放心让他做继承人

父母如果还没有意识到是靠现代化发家的,还在维持一个企业内部家族宗法制的权力关系,那势必要被历史淘汰。除非在局部靠一两代垄断、板结化了,才能继续,比如香港。玩的游戏不是俄罗斯方块,把自己当成方块下来,把一层消掉就圆满了,你的人生使命就是清清白白搭好这层,下一代又变成格子下来消掉、再搭好一层,千秋万代血统传承。就变成蛋液传播螺丝钉了,虽然社会上很多前现代人口认这个,因为现代化是局部缓慢的推进的,无法让所有人一下子抛弃这种,但总归往更文明的方向进步。共同孕育生命是个副产品,现代婚姻在男女性关系上彼此忠诚,所以使得血缘是来自父母双方的,血缘的确定性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性的忠诚是目的,爱情/爱欲关系中对方的唯一性/独一性使得性关系的忠诚是目的,生出来的孩子同时承载双方的基因只是副产品,本身不是目的。如果上面维持不住、乱搞,只是确保种是自己的,那反而是病态/变态/恶心低劣的,完全作为生殖工具人/人形生殖器,只是将上面四个老人的意志穿透到下面去,甚至生2个作为两边的家族继承人,中间2个只是2个动物/培养皿/生殖工具/加倍的人性生殖器,然后就可以放任出去爽,这种情况下绝对是悲剧。这是现实,因为很大程度上他的商界网络、强力部门里一些前现代的还是认血统/继承权,特别国家法律在夫系继承权上还有点问题,传统观念没有完全根除,所以老一代知道这样玩有它的作用,得有继承人,而且创业时来不及教育好后代,成功后可以躺着吸血了,他第一代的孩子已经是享乐主义工具/人形生殖器了,那只能再培养孙辈,隔代培养

不要倒错

遗传观念全部人都有,是历史残留,代表以前宰制人类氏族谱系很久的、甚至生命演化史上千万年的,你应该有这个观念,然后理解这个机制,认清楚它在现实的社会博弈中起什么作用/功能,看清楚现实,很多人认这个东西,它有用,对你的事业、体系、人际关系网络有作用,是下了一颗棋子,上面带有初始属性(符号学拟制),随着发展会越来越淡,但是得实事求是的承认它有。危急存亡之时,一个成熟的政治人物根本不会在乎这种玩意(比如刘邦),因为知道这是个垃圾游戏,你现在在乎这个,是因为你只有这些垃圾游戏可以玩,你很弱,你的人生价值就在于这个女人没绿我、你的自我认同就依赖这个女人没绿我,这太可悲了。如果这个男女血脉纠葛、伦理/道德纠葛让你很痛苦,那意味着你没有被解放,那说明这个东西是反动的

两个共同体核心成员,请忠诚于你们的共同理想、事业。如果你失察了,没有办法及时制止/限制这个势头,那是你的问题。爱欲的维度是很容易向政治方面去蔓延的,政治忠诚、共同体意志决策方面去蔓延的。作为行动者,来不及让你一天到晚在乎这个东西,要斩钉截铁的做决策

爱情更多的不是性关系,更多的是政治事态,所谓两个人的人生观就是你们的政治观、核心/根本利益观的冲撞,是核心利益共同体,爱情共同体面对的不仅仅面对的是现实的政治格局,甚至是面对整个宇宙的本体论架构,是很严肃的。绝大部分人没有爱情,没有绝对性,面对世界是一部分,另一方面是面对本体论/世界的架构/世界最根本的秩序,这样才能在爱欲上均衡。不是说不要背叛另一半,而是不要给第三方假/错误消息,可以说不是对另一半负责,而是对世界的额外部分负责、对世界负责。这种关系越来越稀缺了,这种绝对性是很难真的发生的,这个游戏玩下去很难赢、甚至注定失败的,要怎么面对它的问题

爱是一种强烈的我不知道I dont know

为什么直播行业会火

现代直播有两大源流:游戏竞技和色情表演,再算一个就是厨艺(吃),即三种欲望:游戏、性、食欲。其他都是不太好播的

  • 游戏竞技
    • 篮球、足球、女排
    • 电子游戏:更短平快,利益博弈更直接、瞬间、理性化
    • 好看是因为时时刻刻在做抉择,激起你的审查机制,他做的对不对、看不懂他厉害/蠢在哪里、看得懂那我厉害,不停做评价。现代人类神经要活跃、不停激发反思性,才觉得自己是活生生自由的人,越是脑力重复性劳动的人越看这直播,其实是让他感到虚假的自由感
      • 游戏里的角色是它在玩你,而不是你在玩它
      • 电子游戏里的特点,游戏里的agent精灵不是你在控制它,你是按照规则控制它的,你的思考里时时刻刻形成最优解,看上去是决策,其实是你紧迫的决策表里不停弹出最优解,实际不是决策,你越是会玩这个游戏,越是会算出最优解,大脑是个自动机会不停算出最优解,这种情况下不存在真正的自由,是不断裂的、时时刻刻连续运转的机器
      • 人类比较了不起的竞技游戏,比如得传球,命运由别人决定,里面有不确定性、博彩性;又比如打乒乓,打过去后怎么打回来是对方决定的,得有这种不确定性。而电子游戏/街机游戏玩多了、重复多了,不确定就越来越小
      • 背板,机械化自动运行。大脑的可能性很强的,它可以吸收一个很复杂的符号系统在大脑/意识结构里自动运行。玩多后,看别人玩游戏和你自己玩是一模一样的,大脑的运行模式是一模一样的。会把游戏角色的运动误认为是他自由的操作、下的指令,某种意义上他根本不知道它在做什么,这个角色的任何行动都会被他识别为是他自己在做,但凡发生了就认为是我的最优解
      • 所以竞技性直播的特点,就是看直播就相当于自己在玩,没有任何差别。特别是水平差不多的,相互决策的出乎意料性不那么大的时候
      • 喜欢看虐菜,因为这边的解都是最优解、极为精确,而对面又有一点不确定性,就会自居这个人打的就是我的,而对手出乎意料/在你意料之中/出丑的反应就让你觉得还是有点意思的
    • 游戏规则是定死的,那么最优解的运算机制是定死的,甚至会把它排列为最优、次优、一般、不太行、不行、太糟糕的操作抉择等级制,会不停涌现出来让你评价
      • 这时玩的是二阶游戏,不停做评委的游戏。这在你自己打游戏的时候也是会有的
      • 现代电子游戏的状况下,二阶游戏才是真正的游戏,游戏本身不是游戏了,评价这个游戏好不好玩才是唯一的游戏
      • 那么这个游戏就是个话语的游戏,语言游戏,弹幕越多的地方,女性化越强,因为语言游戏是女性性的,里面的快感是女性快感,言语的游戏、玩词、玩符号系统、炮制新的符号系统、阴阳怪气、说怪话、讽刺、玩梗
      • 不停想要颠覆一个评价系统/维持一个更死板的评价系统,这是女性化的游戏,但特别是单身的/觉得女性性很神秘的男性观众更喜欢玩这个游戏,可以部分的扮演女人,他们是男性共同体里没有/放弃竞争的男性,是作为冷嘲热讽者需要被主播的精彩操作来征服的,打666,这些人构成了男权共同体中的女人,弹幕大神都是这个主播的女人。他们在享受/沉浸玩弄言词游戏的快感,二阶游戏、游戏之外评价系统的游戏。就是女人掌握了对成功男人的评价标准,不停在玩评价男人成功与否的游戏,而男人则是玩这个评价标准内部的游戏来颠覆这个评价标准、来让女人有这个游戏可玩,主播和弹幕大神的关系是很典型的男女二元关系,是无限玩的、没有止境
  • 色情直播
    • 以前站点里有亚洲有码和亚洲无码,还会有生活自拍区,后面慢慢演化就越讲究生活性。因为可以拍摄出来的片子里面没有生活的逻辑、比较虚假/荒谬,剧情不具有现实感,如果剧情具有现实性的话,就很创伤、痛苦。因为如果剧情不具有现实性、很荒谬、有不可能性、愚蠢,是可以实现意识形态功能的,能使得真正垄断性资源的人通过这些文化产品使得底层屌丝的性欲被闭锁、压抑,或者看这些片的人会使得性场景变得不可能,现实秩序发生倒错/极端异化/不可能的时候才会有性,这反而使得这些人的性被压抑
    • 被压抑了会要报复,网上就会出现生活自拍区、论坛,这代表了被压抑者的返回。这些生活自拍点击率更高,因为创伤性,和性没有关系。里面的比如眼睛、高跟鞋、OL等都是带有阶级色彩的,都是利益,性只是一个舞台,代表这些秩序在里面发生了翻转、撕裂、冲突,性只是个幌子
      • 真正的达官贵人不会看的,一打电话就一打来了
      • 这恰恰是因为压抑,这种压抑的释放只能通过性幻想,因为他们平时释放神经电位上压抑的方式就是靠这种
    • 发展脉络不同,是从视频聊天开始的,最早比如日本的打电话,统统是为被压抑者准备的,而QQ上也有大量的异地恋、一夜情、裸聊。裸聊往后发展就是色情直播了,中间隐性的中介就是裸聊
    • 其实还有一个隐性的中介,就是互联网作为爆裂符号的快速中转平台。互联网本来传播的只是声音(电讯号)、文字(符号化)、图画,后来金融、钱在互联网上快速跑起来了,这才是真正的隐性中介,就是互联网博彩,当然这个只是浮在水面上的冰山,还有大量的灰产、黑产,和整个互联网经济/金融、商业、数据方面金融连接在一起的整个共同体,是现代金融的表象
      • 形形色色的杀猪盘,精准标准要杀的猪
      • 这个对于现代资本主义的运行是一个必要的补充,比如币圈、站长、代码植入(黑客?)、流量变现,直播可以说是这整个产业的合法化分支
      • 任何历史产物出来都是有必然性的,说穿了就是决定人类的整个生存体验/命运的终极符号要上云了,这些终极符号都不会少的,都要到互联网、虚拟世界里去的
      • 最先的就是游戏,然后是金钱/资本,进来后光有资本是没用的,得有人,要实现一部分底层无产阶级完全的身份虚拟化,也就是我的虚拟空间要满足被我互联网生态系统所俘获的人的所有需求,要满足你所有需求,有钱满足你全球空降的需求,钱少的满足你同城的需求,没钱的满足你看色情直播的需求
      • 以为人有及时性、立刻变现/互动感,需要豢养一批互联网无产阶级,这些人的身份是不停变动的,这些从业人员应该是有不少人的,但凡可以数据化的东西统统可以卖、转化成各种东西,先转化为资本/钱(通配符),然后由钱转化为一切东西,吃、喝、穿、用、人际关系、社会身份等各种信息
      • 所以互联网上有些人搞”恶俗”(人肉),是从整个灰色产业中衍生出来的分支,因为感受到权力,控制一个人日常生活、出行、社会身份/形象的那些要素也在慢慢进入互联网。国家需要打击这些
    • 打色情擦边球,在很多大平台,比如斗鱼、虎牙都干过,这是可以形成一个生态的,因为吃穿在现实中比较容易获得,但是现实生活中和异性接触的机会不是很多,就造一个假的和异性的性符号交易体系,能实现内循环了。比如有了钱去赌/博彩,赚到更多了安排老板去消费,是我们现实中很丑陋的一面。组织的人都是犯罪/黑的、消费的人半黑不灰的状态
      • 国家肯定是要去打击、限制他们的
      • 这些人绝大部分都是剩余,说穿了背后主导性的矛盾还是布尔乔亚和普罗大众的矛盾
      • 布尔乔亚不仅仅有钱,还要有钱兑换成各类其他符号的稳定兑换市场,才是布尔乔亚,比如钱可以换成性关系、文化资本、人脉网络、利益共同体的入场券等。普罗大众有钱只能换虚拟的东西、转瞬即逝的东西,无法形成共同体、人际网络交际圈,都是失败的,再有钱也没用
      • 布尔乔亚的钱是可以换稀缺符号的,仅供会员,普通人再有钱也换不了,也不会在圈子里有一席之地,没有社会网络/社会关系,没有入场券,所以这些人精神上想要成为布尔乔亚,但事实上成为不了,这些都是稀缺符号,你要换1000:1,那你的钱立刻就不值钱了,而对于在体系里的布尔乔亚兑换比例1:1,甚至不和你兑换
    • 互联网反而编织了一个共同体的幻想,因为很多人缺的是共同体、对垒的阵地,这个共同体要满足内循环的各个要素,不仅仅是钱的再生产,所以会慢慢渗透,以一种破坏性的方式渗透,对于主流的布尔乔亚秩序(稳定的婚恋关系、家族关系)都是破坏性的,但这种破坏性反而变成一种有机的补充,因为那些被互联网俘获的无产阶级就可以爱欲再生产了,去剥削底层女性、更弱的、不懂互联网的,可以杀猪那些更无知的人,去剥削他们、欺骗他们的感情、买他们的审美符号、买他们的健康等各式各样的东西,这些人是叛徒
      • 不赞成去消费这种,都是肮脏、恶劣的
      • 都是自我欺骗、自我安慰性质的傻乐、偷乐、自欺欺人,而且是挥刀向更弱者
  • 花了很久看直播,不可能永远沉浸在一种符号观点下面,最好什么都有(有趣的、有想象力的、交流的),这就代替了你的梦境,一阶状态。在直播间里不停说话的人就是你梦境投射出来的梦里的形象,不是客体小a/构成性例外,就是你理想性的自我,镜像,就是在做梦
    • 看直播的时候你已经睡着了,而且确实在做梦。梦境的时候是生理性的恢复电位均衡等
    • 现代人的梦越来越具有反思性了,是因为现代人的反思越来越像梦一样了。符号化的剩余会使得幻想性框架太多了,这是消费主义的弊端
      • 金钱符号(通配符)会使得每件商品都看上去是个神,拜物教变成很夸张的一神教和多神教双重状态。金钱拜物教在消费主义阶段使得任何一个商品同时兼具一方面代表一个主神:钱,另一方面代表一个特殊的意神
      • 在商品能激起你的欲望、想购买的时候,你会觉得每个都让我觉得好得不得了
      • 所以你的反思性特别廉价,一个最下意识的反思性就是这个值多少钱,金钱拜物教回归它的主神,这种人在现实中反而是幸福的,因为还处在一神教的状态 ,还有基准点,只要打倒金钱的反思的主导维度,就可以获得比较开放性的反思性
      • 有一些人更糟糕,遇到一个东西就有一个幻想性的框架,逢人说人话逢鬼说鬼话,逢A就有A的反思性幻想框架出来,整个世界一下子有个视角了,那出B,一下子就有另外一个评价视角了,在多个评价体系里不停的兜圈子
      • 所以现代人的反思性是更幻想化的,在做任何反思的时候都会不停的切棱镜,带的有色眼镜、不停换头。就是幻想框架在伪装成反思性、伪装成自由选择的谱系
  • 看直播火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拥有虚假的自由
    • 我可以选择看什么主播,可以今天看游戏主播、明天看做饭主播..,我有选择权,做一个二阶的自由选择,而归根结底的身份就是看直播的
    • 缓解你的身份认同焦虑,就是你根本是没有身份的、你不在布尔乔亚体系里,你没有无条件让你有身份的统治机器让你一直有身份,因为你不是布尔乔亚,布尔乔亚会觉得看直播有点无聊,因为有一个很固定的身份,被社会公共体系所注册认同的、通过利益人际网络夯实的身份,所以不需要看直播。没有身份才会看直播
      • 这些身份都是临时的,无意义的
      • 很多人都是无根的,天天变的、靠上面的,上面的自由意志永远都是不确定/摸不准的,再怎么舔上面,也可能莫名其妙你的身份就没了。这种情况下看直播最让你觉得有根
    • 看你看直播看到什么程度,你的虚假认同感足够了 。虚假的认同感是有用的,比如生产出来的文化:老哥、受不了了、蛇皮,这些话语都是那些文化共同体生产出来的,拿过来用它有用,有异质性、有新鲜感
      • 建议的姿态:不要在直播获得认同,要在这里获得话语、策略、方法,要学习的姿态,而且要用,不用就不要看,用它后你在社会的身份地位发生变化了,慢慢能扎下根了,比如实实在在的一线劳动者、行动者
      • 那你的根就不是由悬空的资本/金融体系、布尔乔亚的身份认同体系维持的,你的根是由普遍的共同体的信仰/信念所维持的
      • 在直播间是要获得文化符号的,一个直播间不能生产文化符号,让你能利用这些文化符号在生活中挣得生存竞争的优势的话,就不要在里面停留了,光是情感上的慰藉是没有用的
      • 不可能光用资本论和现实打交道,还要和老乡胡侃/扯淡,江湖切口/黑话,走江湖都是要的,在世界上立身立足、寻找一条路径,所有东西都可以见识一下、了解一些,然后该批判的批判,该一杆子打死的打死
    • 到夜间娱乐场所去看看,了解那里的人,是以多么丑陋/毫无尊严的方式生存着。那些做事的人,他们在以什么样的精神和理由去支撑他们这样丑陋的生存方式
      • 所以要知道底层男权主义者带有的性别歧视的观点,把底层女性妖魔化的意识形态背后,不知道制造了多少创伤血泪、匪夷所思
      • 他们虽然是小喽喽,真正的大BOSS是Global Capitalism,但是甘做它的打手,也是邪恶的
      • 要多出去看看、了解,才能知道有些意识形态看上去是保护性的,好像维护底层男性的生殖权,但是要看宣扬的这套文化/理念在揉捏多少人,这是很糟糕的
  • 题外话
    • 如果一种女权主义,不把底层的在各种流水线,无论生产工业品、还是生产服务、突破道德/法律禁忌的(性工作)的血泪流水线上的女性,不去解救这些,不为她们说话,仅仅在批判男人,而不批判整个体系,这些女权主义者不是真正的女权主义者,他们只是特异化的布尔乔亚,他们所奉行的那套意识形态只是布尔乔亚的自我保护,会把这些血泪流水线上的女性看成是可耻的男权社会的附庸,不会对她们抱有同情和怜悯。如果能对她们抱有关怀,并愿意做出努力去做实实在在的考察,首先对她们进行去污名化
      • 对荡妇的形象,哪怕真的是荡妇也要对她去污名化,要考察她的发生学规则,难道一个荡妇不渴望爱情么?她们想要依托,但是在灵魂深处又是异化的
      • 荡妇为什么会是羞辱?首先荡妇是个可怜人,如果是自觉选择有强烈意志、就要过性开放的生活,那这种情况不能说是荡妇,布尔乔亚有足够的性优势到布尔乔亚的性市场去换购性享乐的渠道而已。为什么荡妇会变成一种可耻的形象?是有发生学机制的,是不是自愿的、出于现实不得不的、被逼迫的,或在男权共同体的职业体系里结构性失衡了,被成为多个男性围猎的对象了,要考虑这些情况
      • 至少把浪子和荡妇看成是一类人,不要天然的认为女性的混乱要比男性的要糟糕。甚至可以说作为人他们都不糟糕,而是会把他们变成这种状态的社会机制是糟糕的、社会关系的再生产机制是糟糕的,他的人格再生产依托一种性关系再生产,而性关系再生产永远是过剩的,不仅仅在一种性关系上过剩(夫妻唯一的性关系也会,变成人生依附关系,或过度的爱欲关系,爱恨纠缠),过剩的形态复数化。这种情况下每个个体都是无辜的,当然都是有罪的,他的无辜就在于他的有罪,他激活了这个东西,他对这种生存状态的激活,不理解整个意义,他以为是在反抗/遵从他的内心/都这样玩,每个人激活这种生存样态的出发点都是不同的,差异是无穷的,这种情况下不能一概而论,而且要考虑到现实生存中他依赖这种生存状态,通过这个表现出的人际关系网络有没有刻意伤害别人,要看具体情况。光看变成这种身份态势/生存状态本身是无辜的,但以这种状况去发动效力/优势去利用控制别人,这方面又是有罪的
      • 这可以收手,可以道歉,可以弥补,可以承担代价,做好事去偿还造成的危害,维持内心的稳态,而不是始终骗自己、陷入二元对立,而可能两边都是错的
      • 不要觉得自己很老实、保守,爱情也需要争取,审美上需要努力,生产审美要素,让生活更有热情/激情、更有鲜活的生命力,燃烧自己成为火焰去温暖/照亮别人才有异性交往机会。光老实毫无魅力、生命力,谁愿意和个烂木头过一辈子
      • 两边都不要互相妖魔化,好像现在伦理暂时站在老实人那边,就是对的,是社会稳定的基石。老实的男人按照社会安排好的发展路线一步步老老实实996,也去健身、也看看书的,不好意思,你还是资本主义的奴隶,还是布尔乔亚等级制的一个盲目崇拜者、毫无反思性,在共同体的秩序的改进意识上还是个孩童,这个枯竭的生命何德何能有义务去让社会给你一个伴侣呢?谁愿意和你一起打游戏?以为把老爷伺候好了就能赏你个女婢给你?按你的逻辑女婢就应该去找老爷。你可以不做奴隶的,要意识到,没有人强迫你做奴隶,就算有人强迫你也要努力强迫自己不再作为拥趸而存在/不再等着上面赏一个性关系给你/不再等职场精英白领圈子里有如花似玉的大闺女看上我,做梦吧,就凭你是死宅?清清白白的人?几十年单身?这更证明你从来没去努力过,没有学习一门艺术/音乐/乐器,没有花时间去理解浪漫、理解女人,阅读思考有精神深度的文本,没有整体的观察整个世界,切实的提出改进你生存方式的路径,只是搞很僵死的脑力活动(敲代码、证券投机),就是个螺丝钉,你喜欢做螺丝钉凭什么别人要给你按个螺帽,就是被安排嵌到木板里去固定死的、不需要拆卸的
    • 德勒兹也是唯物主义者,虽然被安壬捧起来了,但光谱上也是我们阵营(辩证唯物主义)的人,虽然他是反黑格尔辩证法的,但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算半个自己人
      • 而老实人、心甘情愿做螺丝钉的人反而是更难争取的,太理性、精明、会算计了,攒钱去购物市场买你的性权力、身份认同,会兑换,因为相信/双手赞成这个兑换系统的存在,甚至不喜欢自由恋爱,更喜欢相亲
      • 反而去观察边缘化的、不太稳定的人,由于更缺乏认同,更容易被争取
    • 程序员太弱小了,有强大的编程能力,竟然无法反抗剥削你们的金融资产阶级,现在民用技术最强的就在你们手上,一点议价权都没有,还在僵死的996,全是样子货、忽悠人的
      • 力量分散?打魔兽、FF14没见到,说穿了就是想当人上人,骗人鬼
      • 吃猪油。想太高自己身份溢价,害怕更多人进来
    • 不要有太多幻想,该伪装伪装,该认怂认怂,但要有坚定的信念,国家社会要往、并且会往更好的方向发展,这种不均衡、失衡的发展状况一定会改善
      • 当在你的局部里掌握优势地位的时候,能影响一些人命运、掌控一些弱者生命的时候,要考虑周全、顾大局、想清楚。一方面考虑局部对整体的态势影响/调整,另一方面考虑局部本身你的理想信念如何去贯彻
      • 不要看怎么说,要看做的怎么样
      • 加州理工的工程学硕士,还得被一个正态分布都不懂的白人(白人至上)做leader,这就是美国的资本主义,更反智、更蠢。至少我们还是会拿到台面上争论这个事情的,而美国拿到台面上争论会被看成是不懂规矩/潜规则,因为资本主义是立国之本,在美国是世袭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世袭体系),这是它的支柱
      • 对于底层刚刚进入社会的无产阶级来说,我们国家还是有更多保障的
      • 美国没有劳动合同保障的比我们这里严重的多,虽然他们消费基本品的价格低廉一些,但他们都是透支性的,一崩就是露宿街头的,很容易失败
      • 可能我们最下面的网没那么高,但是会有的、相对健康的,而美国是没有网的,在盎格鲁撒克逊的国家里,你露宿街头死掉了根本不会管你,市政直接拖走烧掉。大家长制国家下面有个保障网/兜底网,不是不停发钱给你,而是在你很糟糕的时候,只要基层政权有力、有经费给你安排岗位,起码能生存。而在美国就是一条狗,直接拜拜了。这是社会体制的实质性差别
      • 移情就证明我国是有基层动员力的,而美国是没有的,它的政权架构是不能到最基层的社区网络里的,各个系统都是在党争、内斗的。虽然在全球吸血剥削来维持它的状况,但是吸的越多就证明它越弱,它的3、4亿人口要吸全球20-30%的资源来维持它,效率有多底下,内耗很严重
    • 道德自我感动都去掉,不要cosplay,越弱越惨越被戕害觉得自己越伟大了不起,都是病态/变态,真的有一头牛的时候有多少能保持初心,再来说是左还是右
      • 墨茶事件。群里的人以剥削为荣,以站起来为耻。毫无计划性,毫无凝聚力,天天演戏,没见过站出来做事情
      • 割布尔乔亚,产品面对布尔乔亚,利用商业策略让钱往下流。忽悠有钱人,搞艺术品,文化价值、符号价值、审美价值溢价。可以自己不是布尔乔亚,混进布尔乔亚里,这不需要教的
      • 装修都是在搞符号学溢价,这种符号不是给穷人消费的,是给(小/中)布尔乔亚消费的。家庭管家、养生助手。他们享受到当人上人缥缈的感觉,你拿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 本来货币就是符号,用一种符号换另一种符号,是天然的,就是符号学溢价,所有流动就是靠符号学溢价,因为货币本身的铸币活动就是符号学溢价,就是代表背后有个国家强力/信用在支撑它,最赤裸裸的符号学溢价
      • 不要想进入那个圈子,而是想生产出那个圈子需要的符号,想进入那个圈子是不可能的,你要往身上抹更多他们认同的符号进入那个圈子是不可能的,因为你要获得那些符号太贵了,你要让你的劳力、体力、创意力、文化修养、审美、生命力转化成他们需要的符号
        • 闲鱼:发钗
        • 暴力是最后的符号,最激进的符号,去符号化的符号。暴力现在不仅仅没有溢价,还是被惩罚的。一个运行良好的情况下,暴力永远是不能兑换其他符号的,是文明社会,暴力不能有溢价,应该是负收益的
        • 男权背后支撑它的暴力至上的意识形态应当被削弱,它的规则最终就是由暴力所支撑的
      • 你的活动只要能承载符号的交易,让获利符号向下流转,让穷人/更多人口的人吃得上饭,至少在现在这个局面下吃得上饭、有一定余力受教育、发展、思想上现代化、行动上有余力参与更多的伙伴、达成更深刻的共识,要去创造这种条件,是绝对正当的、伟大的,而过程中肯定会市场化中有一定原罪,是没办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