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播佛教哲学笔记 (一) 哲学分类与相依缘起

Posted by ZhouJ000 on October 18, 2020

听播佛教哲学笔记 (一) 哲学分类与相依缘起
听播佛教哲学笔记 (二) 本体论-世界

佛教哲学的分类

在每个人的人生里,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导师,没有什么高高在上的存在可以去评判和决定每个人的命运。佛陀以及他今天的追随者,教导的都是一条自由的路,每个人都要独自去走这条路,就像当年佛陀本人一样。我们每个人都要保持合理的怀疑。佛教的哲学素来有琐碎著称,但目的只有一个,也是佛陀创立佛教的唯一目的,就是指出人如何从痛苦中解脱出来,指出自由的道路,佛陀一直强调的是解脱的精神。而且,佛教强调每个个体的体验是不一样的
梁启超:佛教就是要用大智慧求人生的大自由

任何宗教的框架都包括四部分:历史、哲学、文学和神学

佛教本就是普适性的宗教,是和生活相关的。鉴于佛陀的教义和修行的方法具有广泛性,在两千多年以来,出现了不同的教义和教派,这是必然的。小乘佛教的终极目的是自救,大乘佛教在小乘佛教的基础上,又再进了一步,就是使众生得到解脱。大乘佛教强调的是佛陀的人性,小乘佛教强调的是人类的佛性。佛陀的人性,就包含了求真务实的理性,而人类的佛性也包含着遍知一切的追求

佛教哲学分为两支,一支是传入中国前的域外佛教,一支是进入中国后被改造的汉传佛教哲学

域外佛教思想有三个源头,第一个是印度的婆罗门学说和反婆罗门的沙门思潮。第二个是旁系支流,就是希腊哲学。第三个,佛教一路北传各地的中亚各民族的土著信仰,其中尤其是波斯古教

zjlp

从思想体系上分,可以分为四大体系:

  • 有部哲学:佛教第一次大分裂时,上座部持有的观点,后上座部转换成说一切有部,所以,该部哲学就叫有部哲学。小乘有部 —— 说一切有部
    • 基本命题:法体恒有(例:人是一个整体,被破拆为眼耳鼻舌身,就变为多个本体,眼自己就是本体,即也称多元化本体)
    • 整个体系是建立在多元化本体论基础上的。有部哲学利用多元化本体论去解释人的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特别是它们的成因以及变换规律,及可能的趋向
    • 有部哲学在中国流传大约是七百年时间,对中国佛教建立起全面的概念观,比如三世因果、无常无我等基础的佛学观
    • 有部的方法论是建立在对人的破拆上,人就没有整体性了,人只是个概念,是变化的、刹那的。但构造人这整体的元素是永恒的,即业力。业力构造这些元素的过程就是因缘和合的过程。人只是诸元素的聚集,所以说”无我”。这种破拆方式与古希腊的原子论是一致的
    • 有部哲学对人破拆的方法论,一直受到中国高级学僧的质疑。在隋朝,三论宗就明确指出过,叫”小乘拆法名空”。西方人的思维是解剖式的、分析式的、逻辑式的,东方人的思维是整体式的、综合式的、统一式的。东方哲学的特点是喜欢以一贯一切,一通百通,可以在天人合一观中看到。因为哲学思索的方式不同,所以有部哲学这种机械的方法论在国内高级知识分子中无法接受,普通人更容易接受这种认识论。中国学界内部,总是倾向唯实或者中观
  • 空宗哲学:佛教第二次大分裂,从化地部中产生的。小乘空宗
    • 基本命题:四谛归空。将佛教全部真理最终归结为空
    • 在方法论上,继承了说一切有部的分析方法,但把构成世界的地水火风四大,变成了感觉的四大要素。否定了认识器官和认识对象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既否认认识器官的作用,也否定认识对象的存在。认为这是意识职能制造出来的名言,而这种名言概念是世俗世界的成因和标志,是不真实的。最终的空寂,苦集灭道,最终都会归结为空。最系统的表达了佛教中灰身灭智(断除一切身心烦恼,为小乘阿罗汉果的境界)这一派的观念
    • 在中国的代表作就是《成实论》,空宗哲学流传时间很短,不到一百五十年。原因有两点:一是终极目标与中国老百姓的观念太冲突。四谛归空(绝对死亡)与老百姓的灵魂重生是冲突的;第二点,《成实论》在知识分子那里也没有生命力。自渡的利己主义和传统的儒家思想是相抵触的。自顾自己不顾苍生,必然要受到鄙视(所以大乘佛教一出现就与中国读书人一拍即合,与儒家的内在精神相符,也是根本上道教会输给佛教的原因)
    • 沿用的是有部的分析方法,把地水火风分解了,改变为感觉的色香味触。这样把物质元素改编成感觉元素。这点在哲学上意义非常重大,是对世界本初构成做了原则上的定义。世界不再是物质的,而是意识的造作。主观唯心主义。但在中国缺乏相应的基础
    • 主观唯心主义,是唯心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形式之一,对应客观唯心主义。对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做了根本性否定。指出一切外部世界的事物都是感觉,或者感觉复合构成的,感觉才是真实存在的,是世界本源。感觉即灵的概念,一种精神。乔治·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另,存在即合理是客观唯心主义的)。其实,唯物与唯心是没有根本的对错之分
  • 般若哲学:大乘佛教哲学两大支柱之一。大乘空宗(中观)
    • 有部哲学和空宗哲学是小乘哲学,发端于原始佛教,基础理论来自于佛陀本人。而大乘佛教哲学发端于部派佛教时期,是大众部发挥出来的佛教哲学体系
    • 基本命题:幻有性空。建立在怀疑论和不可知论上,通过揭示概念或经验中存在的一些内在矛盾,从而去否定人具有认知和把握客观真理的能力
    • 比如谷子的种子可以发芽,然后长茎、开花、结穗后成为谷子,因此种子、茎、花、穗是不一样的东西,不一可以成立;但是种子、茎、花、穗都属于一个谷子所有,不异也成立。不一与不异是一组矛盾,相反的命题可以同时成立,有矛盾即是虚妄,进而推出认识也是不真实的结论。是批判法体恒(有部哲学)有发展起来的。普通人认为,概念的规定性是永恒的,而现实事物是无常和多变的,那用单一薄弱的概念去把握现实中多变的事实,靠谱么。主观与客观上的对立,般若哲学将其极端化,认为人的认识最终不能把握客观真理
    • 发现概念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是般若学特别是中观学派的一大贡献,揭露出人为概念单一化和凝固化这一问题,这在人类认识史上具有非常重大意义。概念无法覆盖事实发生的多样性。对于人类传递概念的语言,般若学也是全盘否认。根本上否定人可以通过语言把握真理的这种形式。这也是密教/藏传佛教发展出来的手印、坛城、瑜伽、灌顶等等的理论基石
    • 建立起两重真理观,强调宗教和世俗生活的对立,也指出了这种对立的协调方式,即著名的真俗二谛
    • 般若学在中国的流布时间非常长,超过一千年,影响也非常广,是最具有生命力的。般若哲学作为一个学派,但以大乘中观派为代表,到鸠摩罗什就可以算终结了。往后再推,也就到了唐僧译经,至此就彻底结束。但是,般若作为一种思潮,千年以来与中国佛教同行。对中国学僧而言,追求大菩提与追求大解脱是一样重要的,中国各个学派无不受到般若学的洗礼。民间流传最广的哲学著作也是般若类的,即《金刚经》《心经》。但有意思的是,作为般若学顶级大师鸠摩罗什对《金刚经》是持批判态度的
    • 就哲学角度讲,般若哲学是属于怀疑论和不可知论。在西方哲学中是一大思潮,但其在中国的广泛流布,与中国知识阶层的两面性有关(处于社会动荡中:安于现状,不满足于现状;即不怕牺牲,又患得患失..)。无力改变现状的发泄,与般若哲学中的鄙视世俗、鄙视言教、轻蔑信仰、看破红尘、世间无常容易引发共鸣。般若哲学是两面夹击的。另外,般若学蕴含很多哲学命题与道家相通
    • 怀疑精神有积极的一面,般若哲学的怀疑精神,怀疑一切,是科学精神中最重要的要素,不迷信权威
    • 对禅宗的创立,发挥支柱性作用
  • 唯识哲学:大乘佛教哲学两大支柱之一。大乘有宗(唯识法相)
    • 在民间,般若学是显学,但在学界,唯识学从出现开始直到现在,都是佛教哲学的显学
    • 按思想体系分,唯识学两种分类
      • 古今分类
        • 唯识古学: 以世亲为代表
        • 唯识今学: 以陈那为代表
        • 区别:唯识无境和心识三分法
          • 唯识无境(唯识学基本命题): 如何认识世界的方法。”境”是从我们的”识”了知得来的,所以唯识,所以无境。世界不存在,是我们”识”的反映。那么,世界已经不存在了,感知世界的能力”识”是否存在?
          • 识的三分法: 见分、相分、自证分。见分,摄取事物的能力。相分,事物反映的形象。见分与相分是通过阿赖耶识来相互作用,最终得到事物的来源是自证分,自证分就是识的本体,具有认识能力,是实在的。事物的实在性(相分)依托于见分,即依他起性
          • 在古学中,自证分(识的最终本体)必须是实在的;陈那大师,把自证分的实在性也给否定了。世界不存在,感知世界的能力也不存在。唯识今学认为,相分并不是世界实体的性质,也不是眼睛(见分)去摄取的,是见分派生出来的幻境。自证分也不是实在的,象梦(先天遗传经验,可能就是康德哲学里的先验)才是实在的。陈那大师的唯识今学后来发展为因明学(逻辑学)
      • 新旧分类: 作为瑜伽行派的中心学说,传入中国后,分为两大体系
        • 九识说(多了无垢净识): 旧译唯识,即如来藏缘起说
        • 八识说: 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识和阿赖耶识,新译唯识,即阿赖耶识缘起说。楞伽时代这两个缘起说已经统一了
          • 北方地论师,以世亲的《十地经论》为指导,坚持八识说,认为末那识是妄识,阿赖耶识是真识
          • 南方摄论师,以无著的《摄大乘论》为指导,认为阿赖耶识是妄识,另立了第九识无垢净识才是真识
          • 唐僧去取经,就是南北朝末期的这个争议,去解决这个问题,取的是陈那的经(唯识今学)。但是唯识法相宗也就只有一百年,因为印度的逻辑观和我们有根本冲突(种姓)
          • 中国式的改造(立足点不同):把绝对真理的客体化,改造为绝对真理的本体化
    • 绝对真理的客体化与本体化,简单来说,就是绝对真理在(你)外还是在(心)内。外域佛学认为,存在绝对真理的客体,众生心与自心之外的存在,(真理/真如/无上正等正觉/真谛)都需要我们去把握与认识这个客观对象,即真理在外。而中国唯识学的代表作是马鸣的《大乘起信论》(一心二门说: 一心指众生心,二门指心真如门及心生灭门),禅宗高僧经历了十五代的努力(华严宗的圆融观,禅宗的无心观,儒家的以一贯一切),到了唐朝末期五代时期,(禅宗五家的第五家)法眼宗的永明延寿,用一心说(真理的客体化不存在了,不在外,存于一心中,在内了)统一了新旧唯识,立刻横扫学界,把复杂的唯识说变成简单的一心说,其哲学思想的流变是有其必然性的
      • 中国知识阶层不喜欢太复杂的哲学思辨,喜欢格言式的,一步到位式的
      • 佛教作为宗教,理论太复杂不利于传教。理论高度哲学化,对传播有害无益。宗教传播的力量不在理论的哲学化,而在于理论的生活化(如禅宗)
      • 外来思想要看是否与中国儒家思想的结合
    • 绝对真理从不觉回归到本觉的运动(另外,从动(儒家)到静(道家),从有到空)。唯识学发展就变成了一种修行,修心。与儒家同步(内省),成为个人道德修养的一部分,进而演化成社会伦理学与心理学体系

佛教哲学解决的问题

前面提到的四套哲学体系想要解决的就是哲学三论问题: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这三论,是任何宗教哲学的基石。在佛教诞生之前的吠陀文明就提出过三套理论,这就是佛教哲学的来源:原人论(人是怎么来的)、元素论(世界的构成,地水火风空)和种识论(人如何认识这个世界)。原人论是神造世界,但元素论和种识论基本被佛教继承了

作为宗教,第一个要回答的就是本体问题,即人是什么,世界是什么。其它宗教很好回答,就是神造。但是,佛教作为反对婆罗门的势力,就是要反对神造世,即无神论。下一个要回答的就是认识论问题,就是我们如何认识世界以及与世界的关系。在佛教认识论里面,不光是如何认识世界,也包括如何认识我们自己。本体论与认识论的目的,对于佛教哲学来说都是要推出(神学论目的)方法论。即我们应该怎么做,主要都是宗教实践

把佛学哲学归纳起来,就变为普通的哲学问题: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世界是什么?佛教哲学对三个问题的回答用了同一个答案:相依缘起。佛教兴起后,哲学观有三次流变,每一次变化都是全面推翻前面的哲学体系,只有相依缘起保留下来了,并宣布成为整个佛教哲学的基石。相依缘起,简单说就是因果铁律。在佛教逻辑中,我、世界、我们的认识,一切的一切无不被绑在因果铁律的战车上。在本体论上,人是十二因缘的流变,世界也是相依生起的刹那。在认识论上,人、世界是依着人的意识而起,是虚幻,并非真实,都是意识的造作,甚至意识也是空。那么问题就来了,按这个本体论和认识论推导,作为宗教的方法论就会彻底崩溃。全都是空,因果已定,修行就没有意义

反过来从本体论看,会找到第一个隐含的矛盾:佛教哲学将人破拆为空,人无我,那么本体是空。但佛教神学体系也有一个铁律,业力不失。那么本体是空,谁来承担业力,业力怎么不失,因果铁律怎么来显示它的威力?而后为此创造的各种名词,都隐晦地承认人的存在。而中国佛教直接承认了灵魂。后面佛教哲学发展起来的唯识哲学体系,就是要解决这个矛盾,唯识学其实回避了本体论问题,直接讨论认识世界的方法,一旦进入认识论,客观世界的实在,就会转变为自己内在的认识对象,把”所知”偷偷转换成”所能知”这个问题

在来看佛教的认识论,佛教四大哲学体系,在认识世界的时候,都非常清晰地把主客体切割开,即把认识世界的”我”与认识世界(无论是否是物质的)切割开,这里的”我”也是个抽象概念,是心识的概念。佛教哲学的这种分开认识,是一种主客体不能相互离开的分开认识。主体不能脱离客体而存在,主体与客体之间,识与境之间,精神与物质之间,同存亡。从正向来看,主体不能脱离客体存在是正确的,但是反过来看对么?那么佛教哲学认识论隐含的第二个矛盾存现了,客体是否可以脱离主体而存在?,换言之,这个世界没了你不行么?你不存在世界就不存在么?佛教的这种认识,主体客体同存亡,不能分离的认识,在哲学里就是唯心论,就是精神第一性还是物质第一性的问题

从逻辑角度讲,无论唯心还是唯物,只要能自圆其说,逻辑清晰,本没有对错之分,只是思想体系不同而已。但是,作为宗教,对象是客观存在的人,人是经验动物。彻底否定客观世界的存在,即使逻辑没有问题,实际操作也有难度。在佛教对世界的认识论上,是硬着头皮回答没你就没这个世界,没有主体,客体就不存在。这种回答有积极的一面:人的思想可以决定一切的概念,这个世界没你不行 ,有你存在才有世界存在。所以人可以决定一切的概念出现在佛教哲学的认识论中,而没你不行这点直接影响了方法论,即人有改造世界的能力,即人可以去行菩萨行,可以普渡众生的原因。般若哲学(大乘中观)在本质上就是为了调和这个矛盾(没你不行的世界)而诞生的

佛教四大哲学体系,就是为了说明本体论和认识论,以及去解决它们内在的隐含矛盾:本体矛盾和认识矛盾。解决这些矛盾的终极目的,就是佛教作为一个宗教,必须有独特的方法论去服务,谈到方法论最终就都会导向宗教神学命题,涉及到宗教实践,伦理观,价值观。佛教作为宗教,神学命题建立在业力不失基础上。佛教质疑者,一般都是质疑神学部分,而往往忽视了业力不失的巨大价值。业力不失隐含的命题是人有选择的自由,果是由因造的,所以可以选择不同的因而追求不同的果,隐含的就是人类自由的选择,自由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要有选择的自由

那么在认识论上,这个世界已经没你不行了,从方法论上,你又有了选择的自由,那么”佛教就是要用大智慧求人生的大自由 ———— 梁启超

资料

佛教哲学 - 闲者知无涯